【摘 要】
: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被誉为“百草之王”。红参为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经蒸制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红参中所含成分呈现多样性,干燥后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与人参相比,红参的组织致密,具有良好的储藏性,具有补气、滋阴等多种作用。目前市场上,生晒参(即人参干燥根和根茎)与红参是人参最主要的加工商品。因此,本实验以人参为原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被誉为“百草之王”。红参为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经蒸制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红参中所含成分呈现多样性,干燥后的红参颜色红润,气味浓香。与人参相比,红参的组织致密,具有良好的储藏性,具有补气、滋阴等多种作用。目前市场上,生晒参(即人参干燥根和根茎)与红参是人参最主要的加工商品。因此,本实验以人参为原料,采用4种方法进行红参创新制备,同时以同批次人参制得的生晒参,采购市售红参做比较,进行品质评价研究。分别对4种实验室红参(记作11L、11D、22L、22D)1种生晒参(记作SS)、5种市售红参(记作WT1、WT2、WT3、YTS、GLS)共10种样品进行感官、内在品质、营养学和安全性评价。(1)样品感官评价利用质构仪、色差仪、电子鼻、电子舌对10种样品的质地、颜色、风味、滋味进行检测。质地:10种样品在硬度、弹性、咀嚼性、恢复性上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颜色:从生晒参到红参,色度值E*(总色差)与L*(明暗度)降低、a*(红绿色)与b*(黄蓝色)升高,加工促使人参颜色加深,发生明显变化。实验室红参与市售红参之间在b*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风味上,可以利用电子鼻技术快速区分10种样品,分析各样品电子鼻10种传感器的响应值,结果表明各样品均为W1W(对硫化物和萜烯类敏感)及W5S(对氮氧化合物灵敏)两个传感器处响应值较大;利用电子舌进行滋味检测,实验室红参与生晒参相比可以降低酸味、苦味、涩味、苦味回味、鲜味、咸味;增加涩味回味、鲜味回味。实验室红参与市售红参在酸味、涩味、鲜味、咸味上存在显著(P<0.05)差异。(2)样品内在品质评价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紫外分光光度计、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顶空固相微萃取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10种样品的显微结构、总皂苷、32种单体皂苷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显微镜下,生晒参木栓细胞呈长方形或方形形状。网纹导管和梯纹导管易见,红参均为细胞边缘变得贴近,无明显差异。电镜下,加工工艺对人参样品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生晒参显微结构中淀粉粒疏松,孔隙分布不均匀。加工后红参表面变得更加致密和填充,呈现凝胶层;32种单体皂苷与总皂苷的检测,市售红参未达到药典中规定的Rg1+Re的要求。经过加工后,红参中富含多种稀有人参皂苷,稀有人参皂苷总量从0.0628 g/kg增加至4.4505 g/kg,随后22D组又降低至2.5135 g/kg,但也始终高于SS组,稀有人参皂苷对于红参样品品质影响较大。总皂苷含量,生晒参>实验室红参;实验室红参中除了22D,剩余3种红参总皂苷含量均大于市售红参,加工使得总皂苷含量降低(6.53%降低至1.52%)。在人参皂苷方面综合评价,11D组最优;10种样品中分别检测出36、24、29、35、35、32、36、37、28、43挥发性成分,二次蒸制中生成了较高含量的榄香烯(4.53%)、(E)-β-金合欢烯(6.84%)、香树烯(1.94%)、芳香丁二烯(1.45%)、大根香叶烯(6.86%),挥发性成分主要分为倍半萜烯类、芳香族、烷烃、醇等化合物。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要挥发性成分。(3)样品内在营养学评价利用氨基酸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别检测10种样品中的氨基酸、人参总糖、人参多糖、微量元素。10种样品中均含有所检测的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在8.1~9.01 g/100g变化,药用氨基酸的含量在73~76%之间变化;市售红参中氨基酸总量在3.58~8.49 g/100g之间变化,药用氨基酸的含量在68~79%之间变化。加工使得人参氨基酸总量降低,在氨基酸方面综合评价,22D组最优;10种样品中人参总糖含量范围44.29~61.62%,人参多糖含量范围3.43~8.77%;富含多人体必需元素中的常量元素钙、钾、镁、钠、磷、硫,微量元素铁、锰、硅,含量上,市售红参的大部分微量元素要小于实验室红参。(4)样品内在安全性评价对10种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所有人参样品均符合药典要求综上所述,本论文对红参的质量评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创新制备方法11D和22D制得的红参产品在检测中表现优异,研究结果可为市场提供优质红参产品,市售红参中不乏高价购得的高丽参,但高丽参在关键检测指标人参皂苷和氨基酸方面的检测结果并无突出之处,本研究可为提升我国红参产品国际地位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黑皮鸡枞(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又名长根菇、卵孢小奥德蘑,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食药用菌。黑皮鸡枞含有天然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本论文首次对黑皮鸡枞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对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层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及降血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层类黄酮的组成及含量进行靶向代谢组鉴定,旨在为提升黑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 Gaertn.)是一种药食两用杂粮作物,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是生产健康食品的优质原料。苦荞芽苗菜是一种新型芽苗类蔬菜,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但目前对苦荞芽苗菜中的营养物质成分及芽苗菜生长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了解较少。此外,传统的苦荞芽苗菜由二倍体种子萌发而来,生物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开发多倍体苦荞芽苗菜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膳食纤维,同时富含微量营养元素及功能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皂苷、维生素等。随着我国藜麦产量的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学者深入研究藜麦,目前对藜麦培育和种植研究较多,而在其营养功能及深加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比较薄弱。本研究对2021年夏冬两季收获于成都大学藜麦种植基地的12个品种,共24个藜麦样品进行了营养
青城山老腊肉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大著名特产,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烟熏风味使得青城山老腊肉深受游客的喜爱。青城山老腊肉的制作是用300斤左右的大肥猪且不喂任何饲料,辅以3%左右的盐进行腌制,腌制结束后用硬木干柴熏制半个月即得青城山老腊肉。本研究以青城山老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青城山老腊肉内侧(SN)及外侧(SW)瘦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同时明确了青城山老腊肉瘦肉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从中分离、筛
当前,在腊肉中添加各式微生物发酵剂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四川作为具有各式各样腌腊肉产品的地区,寻求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发酵剂来改善四川腊肉的品质成为当下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以商业酿酒酵母作为微生物发酵剂,研究其的发酵能力,并添加至腊肉中,并研究腊肉在不同制作与加工阶段的理化性质、微生物、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旨在为酿酒酵母成为新式四川腊肉微生物发酵剂以及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1)酿酒酵母在15~35℃添加下
根皮苷(phlorizin,PHL)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苹果和多穗柯甜茶中。具有多种健康促进作用,包括抗氧化活性、降血糖和抗病毒等生理活性。当根皮苷被生物体摄入时,可能与消化酶相互作用,这可能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以及根皮苷的消化吸收。目前尚未有研究讨论根皮苷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的结合机理。此外,根皮苷因其溶解性和稳定性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本选题建立了根皮苷与胃蛋白酶/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受遗传、饮食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由多种免疫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是百合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鳞茎入药两千余年。研究人员已从川贝母中分离并确定出具有镇咳、平喘、祛痰、镇静镇痛、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的生物碱、甾醇、多糖、挥发油等多类化学成分。目前
癌症是一种由细胞失去正常的分化能力且无限增殖而导致的疾病,受到饮食过度不健康化、环境逐渐恶化、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不断增加,现已成为对人类健康最具威胁的疾病。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异呋喃环类致癌物,其对各类油料作物和油料制品的感染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但AFT对人类具体的危害程度以及致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本文第一部分以中国鲁东地区455
中式香肠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中式香肠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腐败变质,从而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防止中式香肠的脂质和蛋白质氧化、食源性微生物繁殖至关重要。目前在香肠加工中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所以目前人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中。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是我国著名的药食同源植物,在收获贝母时地上
我国是猪肉消费的大国,对猪肉的需求量一直较大,是全球猪肉需求最大的国家,在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居民餐桌上必不可缺的肉食,国内猪肉消费占到肉类量的一半以上,是居民餐桌上的主要肉制品。猪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包括预处理、腌制、滚揉、蒸煮、干燥、熏烧烤等等,尤其是近年进入热点的预制菜肴工业化加工,涉及到煮制、蒸制、油炸等不同的热加工预调理、贮藏和复热等,不同的预制工艺对猪肉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