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膳食、高血压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地方特色食品摄入现况及对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贡献程度,探讨地方特色食品及茶摄入频率与超重/肥胖、血压的关联性。为改善当地居民的膳食搭配,合理饮食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预防营养相关的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必须是长期(超过2代)在黄山地区居住的居民,年龄超过40岁。利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黄山市境内三区四县518户常住居民,每户选取一名4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作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10月开展现况调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记录调查对象一年的特色食品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再折算成标准人日摄入量。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等,并规范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利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Server 2010营养素分析软件和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营养素摄入量的相关计算及统计分析。采用百分位数进行描述性分析,样本率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黄山地区居民食用频率较高的地方特色食品是香菇、新鲜竹笋、火腿、咸肉、茶干、小烧饼、石头馃,每月3次及以上分别占46.1%、39.6%、44.8%、47.0%、39.6%、45.0%、38.4%。而干笋、蕨菜、木耳、毛豆腐、臭豆腐、臭鳜鱼、徽墨酥及山核桃的食用频率并不高。饮茶行为较普遍,调查居民有65.0%每日饮茶,且以绿茶消费为主。居民的地方特色食品摄入对DRIs有一定的贡献率。特色豆制品在豆类食品消费中贡献率最大,约占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的18.6%-31.0%;其次是肉类贡献率较高,约占16.5%-24.8%,其它各类食品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地方特色食品所提供营养素中铁的贡献率最大,为29.17%,其次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钠及磷的贡献率也较大,分别占18.00%、14.00%~21.00%、13.67%-16.40%、15.52%、14.76%。(2)调查人群体质指数(BMI)正常占65.1%,超重人群占22.4%,肥胖人群占4.2%。超重/肥胖多出现在50~70岁年龄段人群;不同年龄段人群超重/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的人群,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腰围正常者(P<0.001)。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黄山烧饼的摄入频率越高,超重/肥胖的危险性越大(p<0.05);每天饮茶可能会降低超重/肥胖的患病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随黄山烧饼摄入频率增加,超重/肥胖的危险性越大(OR>1);其它特色食品对超重/肥胖没有影响。(3)调查居民男性高血压患病率18.8%,女性患病率22.1%,合计患病率为20.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01);腹型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腰围正常的人群(P<0.01);随着BMI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呈增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的危险性越大(OR>1);腹型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大(OR>1)。地方特色食品及饮茶频率对高血压没有影响。结论:黄山地区居民食用频率和摄入量相对较高的特色食品是香菇、新鲜竹笋、火腿、咸肉、茶干、小烧饼、石头馃。茶叶以屯溪绿茶消费最为普遍;黄山烧饼和茶叶的摄入频率可能对当地居民的超重/肥胖有着一定的影响。地方特色食品的摄入及饮茶频率与高血压可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