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年釜山亚运会初露头角,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异军突起,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突然崛起,中国网球的职业化道路正在与世界接轨,中国网球运动正在逐步融入世界网球运动体系。但是,这短时间成功的背后,却暴露出很多潜在的问题。在李娜“炮轰”国家队,彭帅要“单飞”、郑洁“受伤”等事件出现后,人们才意识到虽然中国网球运动员在体能、技术和战术等“硬实力”已接近世界一流行列,但是运动员在文化教育、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等“软实力”方面却相对滞后。中国网球队主教练蒋宏伟曾表示:“中国女网富翁易得,贵族难造”,可见当今国家竞技网球在教育和思想等方面的匮乏,这必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竞技网球的发展。本文在对人本位竞技网球教育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人本位竞技网球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原理和内容,旨在深入探讨人本位竞技网球教育内容的价值和内涵,为国家竞技网球未来文化崛起的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同时也为今后国家竞技运动在其他职业化项目上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提供有益参考。人本位的竞技网球教育其内涵,是以“教球育人”为宗旨,加强对运动员进行富有“人性”的网球教育,让他们既掌握网球项目的规律和特点,又掌握网球项目育人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有效地开发其“类生命”,进而充分发掘其“种生命”的潜能,促进网球运动员整体、内在、持续地发展的教育过程。人本位竞技网球教育包括网球的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网球的人文教育是国际主义的教育,通过提升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网球人才,使其成为高素质的世界公民;网球的政治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运动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以提高运动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境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网球人才,使其成为高境界的世界公民。人文与政治相融合的网球教育,是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教育,不仅是培养高竞技水平的运动员(某种人),更是培养具有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网球的国际化发展,是未来国家竞技网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人本位竞技网球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网球运动员培养方式的变革,即从“网球训练”向“网球教育”的变革。因而当今深入研究人本位竞技网球教育的课题,加强中国竞技网球软实力建设,既能提升中国竞技网球的思想境界,又能避免中国竞技网球“重物轻人”;既有利于促进中国竞技网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网球人才,造就世界公民,更可以提高中国竞技网球的国际认同度,推进中国竞技网球未来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