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群海域环境下淤泥质海床泥沙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yk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岛群海域环境下的淤泥质海床泥沙运动因受到复杂边界的影响泥沙运动研究的复杂性,目前针对岛屿链不断变化引起的泥沙运动和海床冲淤变化研究尚不多见;有关顺岸式港池淤积计算方法尚不明确。本文以崎岖列岛和洋山港工程为背景,通过遥感影像资料、现场实测水、沙资料分析、潮流数学模型试验、泥沙基本特性及平衡含沙量水槽试验、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手段,得到研究背景(岛群)环境下水流运动、岛群内水域海床演变、顺岸挖深港池泥沙淤积计算方法。主要结论研究如下:(1)岛群内水域水流形态及改变岛群边界的影响:自然状态下,崎岖列岛岛屿较多,岸线复杂,岛群内分流、汇流、环流现象明显;潮流是岛群内水域泥沙掀扬与输移的主要动力。人工改变岛群边界(封堵部分岛群链间的潮流通道),将导致岛群链内不同汉道的进出潮量分配发生变化。当岛群边界变化不大时岛群内的总进出潮量基本不变,但进出潮量将重新分配,当岛群边界变化较大时,岛群内的总进出潮量将发生变化(减小)。计算5种边界形态,岛群内主通道水域流速变化情况,从总体上而言,随着陆域边界的变化(即汉道的封堵),岛群内流速的变化呈现出“局部变化”—“变化扩展”—“变化趋于平稳”—“变化进一步增大”的不连续过程;当岛群链边界改变到一定程度后,岛群内水域流速变化较大,对后期工程开发不利。(2)岛群内水域泥沙基本物理特性:悬沙粒平均中值粒径dso为0.008mm,为细粉砂-极细粉砂类型;海床沉积物主要以粘土质粉砂(YT)为主,平均中值粒径D50=0.030mm;多年底质中值粒径总体变化不大。底床泥沙容重为1.34t/m3时,水流作用下的起动摩阻流速为2.07cm/s,起动时平均流速为54cm/s;沉降速度受水流流速、含沙量、盐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流速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沉速随含沙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水流和初始含沙量条件下,沉降速度随沉降量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海域平均沉降速度0.005cm/s左右。(3)悬沙含沙量时间、空间分布特性及其分类:含沙量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主要是受潮位、流速等动力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含沙量在空间上(短期)分布与流速和背景含沙量有关。在潮流涨落潮的一个周期时段内,流速、流向在不断变化。垂线含沙量分布分为“下抛物型——沉降型”和“上抛物型——起悬型”两类含沙量,基于现场观测资料分别拟合给出了“沉降型”和“起悬型”含沙量计算公式,给出了含沙量影响系数(ap)。(4)基于分类含沙量,提出了淤泥质海床冲淤判别指标;考虑进出岛群链内水域各潮流通道的流量分配和基于含沙量垂向分布分类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岛群海域环境下淤泥质海床冲淤演变预测的便捷计算方法(5)在分析顺岸式港池内水流特征的基础上,建立顺岸式港池内的流量平衡方程和和水体运动方程,然后基于水流连续条件将顺岸式挖深港池的内流速变化归结为“水流归槽指数n”的变化,给出了固定相对挖深条件下,以港池长宽比L/B为参数的n计算公式;,进而基于平衡含沙量理论,建立了考虑“水流归槽指数n”和“平衡含沙量指数m”的顺岸式港池泥沙淤积预报公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正>2018年8月29日,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举行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负责人、安宁市武装部负责人、学院各系部门负责人和班主任老师参加典礼,与新生共同聆听"开学第一课"。典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涵养,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对初中语文
上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广泛的兴起和发展。劳务派遣在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活跃劳动力市场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法律制度
连作障碍是当前设施蔬菜栽培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土壤酸化、土传病虫害严重和蔬菜作物的自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施肥、合理轮作、调控pH
进入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以后,造纸行业的竞争形势在世界范围内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我国国内造纸行业也已然步入快速增长的
受外资企业的影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薪酬保密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薪酬政策,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回顾了
对于国内蓬勃发展多年的艺术区而言,及时总结其迅猛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潜在矛盾,将成为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的必要前提。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发展过程特别是其旅游
将水稻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作为供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导入到受体玉米的细胞中,和受体细胞的玉米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杂交,形成新型的水稻-玉米杂交染色体,从而获得该杂交染色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