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区域经济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科学合理的能源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调整好能源结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关键。 本文讨论西安市能源构成与环境空气质量的相关性。以2002年为基准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测2005年和2010年西安市区能源消费需求量。按照2002年消费煤炭的状况,即社会燃煤含硫量2%、灰分含量20%,不另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预测2005年和2010年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然后针对污染源状况和西安市能源特点提出几种能源结构调整方案,预测方案实施后各主要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根据能源结构调整方案实施前后预测的排污量,计算方案实施前后的污染源强,用所选空气质量预测模式预测方案实施前后SO2、PM10的浓度变化情况。从而得到2005年和2010年西安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发展趋势,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对改善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本文空气质量模式选用单箱模型和多源模式联合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别从两方面入手进行能源结构调整:1)下调燃煤所占比例,将能源消费结构中燃煤比例降到50%;2)在市区严格执行陕西省《城市用煤标准》,要求使用优质煤。同时按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市区两大电厂采取控制措施,可以保证2005年和2010年市区SO2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是,要控制研究区域内各评价点SO2年平均浓度也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还需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预测结果表明,调整能源结构可以降低PM10浓度,但是要控制2005年和2010年市区PM10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还需通过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