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作为重要的书写对象从古至今存在于不同的媒介文本中,乡村再现了什么、如何再现都受到叙述者以及经济、政治等多种力量的干预。因此,乡村如同镜像,通过解析某阶段最流行的乡村再现文本,能够从中窥见该阶段背后的社会生活状态。本文主要以李子柒的短视频为研究文本,以景观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理解乡村生活类短视频的乡村再现特征。并结合深度访谈和线上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思考此类短视频所再现的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作为重要的书写对象从古至今存在于不同的媒介文本中,乡村再现了什么、如何再现都受到叙述者以及经济、政治等多种力量的干预。因此,乡村如同镜像,通过解析某阶段最流行的乡村再现文本,能够从中窥见该阶段背后的社会生活状态。本文主要以李子柒的短视频为研究文本,以景观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试图理解乡村生活类短视频的乡村再现特征。并结合深度访谈和线上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思考此类短视频所再现的乡村生活如何引导观看者的生活实践。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等做基本交代;第一章根据李子柒视频制作过程中不同力量的介入为依据,分阶段地展示了不同时期乡村生活的呈现重点;第二章则用文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视频文本中的视觉符号解读,阐释乡村生活景观的建构路径。第三章和第四章将重点放到李子柒的粉丝研究上,分析李子柒带来的媒介景观如何通过影响观看者的观念,进而引导观看者的生活实践,以此揭示景观的运作规律;结论部分概括地总结了全文的研究发现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研究发现,李子柒的视频叙事者集合了个人、资本、技术、官方等多种力量,不同力量干预下的乡村再现重点也有所偏移。乡村经历了“自然荒原”、“乡土田园”、“梦幻田园”再到“文化家园”象征形象的叠加。但再现的乡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现实语境,成为了流行审美符号堆砌的超真实景观。“自然”、“田园”甚至“文化”等关于乡村的概念通过抽象化、碎片化再现被积极纳入到符号生产和消费的体系中,最终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方式,引导观者的观念和消费,进而对观者的日常生活进行殖民。“中产青年”从乡村景观中找到了理想生活的模板,并通过全方位的日常消费以打造新的生活品味;而城市的“流动青年”则从中找到抚慰精神的力量以应对现实的妥协,并通过部分的符号消费以接近理想生活的幻象。相反的是,回到乡村的“退居青年”似乎在宣告着景观中文化抵抗的部分,以自洽的状态建构着理想生活的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游戏行业增长迅速,游戏市场潜力巨大。网络游戏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操作使得大众对其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沉浸于网络游戏的玩家是否会受到游戏内容的影响而产生文化误读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王者荣耀》游戏为个案,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玩家的角度,首先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通过线上渠道对434名15-29岁的游戏主要玩家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作为普遍存在且积极的心理体验,网络游
本文属于中国古代传播观念史研究的范畴,以谣谚为材料,研究民间交往观念及其特征。谣谚根植于民间土壤,以人民大众为创作与传播的主体,是民间文化与民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民间交往的视角对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展开研究,受新史学研究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民间文化的启发。本文在方法论的选择上,倾向于斯金纳的“历史语境主义”,关照民间交往观念所形成的历史背景,通过援引历史故事等方式,体现观念对于民间交往行为的影响。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于2018年10月26日在北京三里屯开启了名为时光博物馆的线下创意体验馆,先后在国家博物馆、上海以及深圳巡展。其以记忆实体化的形式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国民衣食住行变迁的经典场景,旨在激发、唤醒国民的时代记忆。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设置了#时光博物馆#话题供网民评论,在短时间内超过6亿浏览量以及超过300万的评论量,成为一场“现象级”的媒体活动,是值得学界予
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差序格局”概念来阐释我国乡土社会下的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格局。随着现代化建设和网络化进程不断推进,当前我国社会情境随之发生改变,微信就是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下发展起来的全民软件,它勾连了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赛博空间,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已成为我国民众极为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微信中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格局重新进行考察,对“差序格局”在微信中是否存在、其适用性如何等问题进行检验。本
21世纪以来,活跃的资本市场带动公司债券迅猛发展,公司债的发行数量及规模均得到高速增长,然而,在繁荣发展的公司债券市场背后,是累积并隐藏的信用风险。2014年,债券市场的政府刚性兑付被打破,公司债券违约潮爆发,威胁金融市场的秩序。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健全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战略目标。在债券违约频频发生的背景下,本文尝试为公司债券市场构建一套有效的
从1919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中国第一本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开始,到1949年,整个民国时期共出版了43种新闻学刊物。学术期刊作为学科制度的一部分,是新闻学知识的载体。这43种新闻学刊物所刊载的新闻学知识发生了怎样的变迁,从学科制度的角度考察发生变迁的原因,这是本研究主要探讨的内容。十九世纪初,中国第一本系统刊载新闻学知识的期刊《新闻周刊》诞生,是我国首个提倡“新闻学”的刊物,它在内容
青年群体的消费习惯以及他们的群体文化,成为市场调研以及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而二次元文化,即是与青年群体的视频消费、游戏、社交等密切相关的青年文化;二次元社群的“二次创作”不论是从文化市场发展上还是文化研究上,都是了解二次元这一青年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二次元群体的“二次创作”,被称为“文本游戏者”,二次元粉丝用特有的逻辑进行选择性注意并进行创作。那么他们是如何将游戏、动画等文本内容连成一个意义之
主流传播学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不断给予实证的普遍性论断,陷入了结构功能主义的窠臼。城市传播继承和发展了芝加哥学派的人文主义关照和时空维度的考量,把对传播的理解扩展至人的根本性存在,并将媒介的范围扩展至实体空间层面,回归对于媒介本身而不止于信息内容的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生活场域,但城市异质性所带来的不可沟通问题却日益严重。人们无法仅靠技术的连接获得高质量的沟通,个体孤
本文是在平台经济的运营模式下,对电子竞技衍生产业中的玩工劳动过程的一个个案研究。笔者以深圳市光明区的T电竞俱乐部为调研点,采用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了该俱乐部中游戏陪练员与电竞主播的工作与生活状况。以此探究玩工的劳动过程是如何被组织驱使劳动力转换为劳动的。本文将情感劳动置入布洛维的工厂政体理论框架中,试图回答:第一,玩工的劳动过程是怎样的?第二,什么因素形塑了玩工与俱乐部、平台
过去几十年里,宫颈癌一直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大部分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HPV(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由于疾病的高发率与易感染性,当可以90%有效预防宫颈癌病发的HPV九价疫苗问世,不难想象在社会所引起的火爆反响。随着大陆持续不断的预防宫颈癌疫苗接种热潮,探究人们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也成为学者们热议探讨的议题。无论是从现实方面考量,还是在学理层面讨论,都是研究者们认为可以试图改变人们对待健康事物固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