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认为翻译在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目前,生态翻译学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翻译、商务法律翻译、口译等方面的研究。在文学翻译研究方面,研究者多从译者简单的适应与选择来解释某个优秀英译本的原因,或者分析译者选择某种翻译方法、策略的原因,而缺少对文学译者具体的适应与选择的研究。 文学翻译即是文学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生态翻译学的翻译原则指导下,文学翻译的多个维度更集中具体的表现为语言风格、文化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目的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的适应和选择视角为切入点,以Sister Carrie的三个中译本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文学译者适应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原语风格与目标语读者需要等要素。 本文主体一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的重要概念以及对 Sister Carrie中译本翻译研究的启示。第二章探讨译者对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和译文翻译目的的选择。文学翻译中,译者翻译目的的选择应首先适应其所处的政治环境。第三章探讨译者如何切合自身词汇、句法、修辞能力对译文语言风格进行合成或选择。文学译者应主要考虑适应原语风格要素,选择合乎原语的风格以再现原语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第四章探讨译者对目标语读者需要的适应和译文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都可以看作是文学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作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从Sister Carrie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出发,揭示出文学翻译是译者不断作出适应和选择的复杂过程,适应中有选择,选择中有适应,译者应尽量选择与自己能力相接近的作品去翻译,多维度地适应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原语风格、目标语读者需要等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而在翻译目的、译文语言风格、文化翻译策略三方面做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优化选择,整合出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