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的额尔古纳-兴凯增生带中。本区地壳的演化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①前寒武纪大陆形成阶段,②古亚洲洋发展-消亡阶段以及③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前中生代时期本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域,而中生代之后属于滨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中晚期由于滨太平洋陆缘活动导致发生强度很大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带为主断裂。目前区内发现的矿床、矿点、矿化异常点有十余处之多,沿伊勒呼里火山-侵入岩带分布,构成了 Mo、Cu、Ag、Pb、Zn、Au等多金属矿集区。其中浅成热液型多金属矿床、斑岩型矿床以及矽卡岩型矿床是区内主要的矿床类型,有很大资源潜力。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塔源Pb-Zn-Cu-Mo多金属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岩石主微量特征、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矽卡岩矿物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塔源多金属矿床代表性的岩浆岩样品中SiO2的变化范围较大(53.55%~77.46%),属于中酸性-酸性岩浆岩,全碱(w(K2O+Na20))含量4.49%~8.93%,属于高钾钙碱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不同程度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明显的亏损Nb、Ta、Sm、Ti等元素,87Sr/86Sr初始值为0.705127~0.706191,εNd(t)值为-1.14~0.81,以及较低的 Ba/Rb、Nb/La,具有年轻的 Nd、Hf 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Nd)=823Ma~1047Ma,TDM2(Hf)=719Ma~1068Ma)和具有正εHf(t)值,以上特征指示其源岩可能来自地壳物质或曾经遭受过地壳物质的混染,并遭受过与大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流体的交代。(2)在侏罗纪,由于俯冲作用引起陆壳缩短加厚。随后在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发生转变。该地质事件引起了大兴安岭地区由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的转变,导致陆壳发生了大规模拆沉作用导致软流圈上涌。使得地壳被幔源岩浆的底侵以及软流圈物质上涌对地壳反复加热,引起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使幔源岩浆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形成了塔源中-酸性岩浆。(3)塔源多金属矿床矽卡岩矿物组合主要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透辉石+绿帘石+硅灰石组合,也存在少量的锰铝榴石和锰钙辉石。这些特点表明,塔源多金属矿床中矽卡岩属于钙质矽卡岩,少部分矽卡岩也具有锰质矽卡岩的性质。其中石榴子石环带的成分含量变化表明,石榴子石的形成过程中,氧逸度不断增加,成矿溶液酸度逐渐降低,由酸性向弱碱性过渡,铁的含量逐渐增加造成石榴子石边部较核部更为富铁。(4)塔源矿床成矿地质体为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其年龄分别为149.84Ma、151.8Ma和148.97Ma。刘军等(2013)所测与塔源多金属矿床联系紧密的岔路口辉钼矿Re-Os年龄为145~148Ma,由于塔源与岔路口矿床地质特征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应属于同期成矿作用,因此该年龄可以近似代表塔源矿床的形成时代。成岩与成矿年龄几乎一致,说明成岩成矿的形成属于连续的岩浆—热液—成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