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无聊是个体在学业情境中的无聊体验,由于缺乏学习刺激或学习刺激过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致空虚、烦躁、无趣、不安等唤醒失衡的消极情绪,既是学业情绪的一种,也是无聊的一种。学业无聊问题是学生经常报告的学业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国内较少关注大学生群体学业无聊的研究,仅存在个别研究的理论性和初步实证探讨,特别是对于学业无聊的影响因素缺少研究。只有明晰学业无聊的产生机制,才能够进行正确有效地应对。因此,本研究在现有理论与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选取课堂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成就目标、感知学校氛围(环境变量)作为大学生学业无聊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学业无聊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学业无聊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研究1主要修订了中文版学业无聊量表。通过4轮施测,调查了932名有效样本,进行了项目理解性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效标效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等检验。结果表明:中文版学业无聊呈现出双因素结构,公共因素为学业无聊,特殊因素为专注性、约束性、无趣性和分心,其中前两个属于课堂相关无聊,后两个属于学习相关无聊。共19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7,重测信度为0.602,效标效度、聚合和区分效度指标理想,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学业无聊测量。研究2考察了学业无聊及其影响因素——课堂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归因方式、成就目标与感知学校氛围——的现状和特点。采用中文版学业无聊量表、课堂参与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四分成就目标量表和学校氛围问卷调查了250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学业无聊及其课堂无聊均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学习无聊不存在性别差异;学业无聊及其课堂无聊和学习无聊均不存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差异;学业无聊及其课堂无聊不存在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但学习无聊表现出差异显著,且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课堂参与及其情感参与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认知和行为参与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课堂参与及其行为参与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课堂参与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的得分,大一学生的行为参与及课堂参与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学生的得分;课堂参与及其维度在家庭所在地、独生/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均不显著。(3)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差异均不显著,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均不显著,仅有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存在着年级差异,具体为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大四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维度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均不显著;仅有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独生/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且非独生子女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得分。(4)归因方式得分在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和独生/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均不显著,仅有个别维度表现出差异。(5)掌握回避和成绩趋近在性别上差异显著,表现为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掌握回避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掌握回避得分高于大四学生,成绩趋近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成绩趋近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生,大四学生的成绩趋近得分高于大三学生;成绩趋近和成绩回避得分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显著,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学生成绩趋近得分显著高于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学生成绩回避得分高于家庭所在地为城镇的学生;成绩趋近在独生/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得分;(6)感知学校氛围得分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及独生/非独生子女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感知学校氛围在年级上差异显著,大一学生的感知学校氛围得分高于大三、大四学生。研究3检验并分析感知学校氛围、成就目标、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课堂参与对大学生学业无聊的影响机制。研究对象及工具同研究2。结果表明:(1)学业无聊与课堂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感知学校氛围之间均呈负相关,与归因方式、成绩回避呈正相关;(2)课堂参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感知学校氛围、掌握趋近负向预测学业无聊,归因方式和成绩回避正向预测学业无聊;(3)学业无聊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作用机制:感知学校氛围→归因方式→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课堂参与→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归因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课堂参与→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掌握趋近→课堂参与→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掌握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无聊;感知学校氛围→掌握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课堂参与→学业无聊。直接效应为感知学校氛围→学业无聊。依据本研究的结果提出的大学生学业无聊的应对策略包括提升课堂参与,注重课堂学习;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归因;指导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业成就目标定向;加强高校学校氛围建设,注重构筑良好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