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之后,对话式阅读教学便受到语文教师们的持续重视。笔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课堂上精彩多元的对话有益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而话题设计则是对话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笔者着重在话题设计方面进行实践和研究,结合相关教学理论,意图以此为突破口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分四个部分,共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中外学者、教师研究的基础上,找到论题的新切入点,使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部分(含第二章和第三章)是理论研究,从语文课程发展史的角度,结合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对“话题”和“话题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阐明话题的特征、功能和作用,罗列话题设计的特点,分析话题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清话题设计的类型。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特级教师钱梦龙和余映潮的经典课例,针对课堂上教师提供的话题内容、话题设计的特点进行梳理和思考,提炼出优秀话题设计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为实践反思,笔者将理论研究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相结合,对话题设计的实践案例进行反思,力求达到提高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语文课程发展史的角度,结合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对“话题”和“话题设计”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二是在分析话题与问题区别的基础上,概括出“话题”的特征和“话题设计”的特点;三是运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列举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尤其是笔者自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话题设计的案例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