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认同是个体归属感形成及自我角色认知发展的重要表现。学生专业认同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即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与探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不仅反应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觉知状况、认可程度及学习投入力度,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应了学科教育水平状况。因此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将有利于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参考资料;为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资料;为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科研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资料。本研究在梳理澄清了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内涵特征、层次类型、构成要素、发展阶段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其对于学生学业生涯的意义、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价值,并通过自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采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7所院校的217名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度较低。其中专业情感的分值要远远低于专业认知及专业意志行为。第二,专业认同内部各维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专业认知极大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情感及专业意志行为,且三者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81、0.68。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学生专业意志行为=0.29+0.70*专业认知+0.19*专业情感。第三,学生专业认同具有以下的特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办学时间、应往届、是否跨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及内部各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学校类别的学生在专业认同度上及专业认同内部各个维度上不存显著性差异。第四,学生专业认同与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学生学业成就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分别为:0.25、0.56、0.23,且三者存在这样的关系: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1.60+0.612*专业认同+0.095*学业成就。针对调查结果及结合访谈的材料研究发现:学生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这一专业的理解、学生的入学动机、学生个体对专业的期望、学校研究生培养体系状况、教师教学质量、导师队伍水平、社会认知及认可程度等因素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影响和制约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研究认为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专业情感的培养、学校培养目标的明确、培养模式的改进、师资水平的提高、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行政机构政策的支持等措施将有利于促进学生专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新制度,在其与中国实际相融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发生联系。从实践角度来看,社区矫正工作必须正视人情的存在,并且要善于充
目的探究乙酰葛根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凝聚态Aβ25-35诱导体外培养的BV-2
高血压病是一种对患者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的全身性疾病,减轻其危害程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健康教育是一种已被证实能有效防治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但目前我国对高血
背景:目前国内全髋关节置换以后外侧入路传统手术为主,损伤大,恢复慢,小切口手术未普及运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术报道极少,临床RCT研究几乎空白。目的:对比前外侧小切口与传
浙江中小企业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在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不少障碍,文章具体分析了浙江中小企业在开辟国际化市场中所存在问题并提出
<正>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心理的转型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学困生,由于学习上的厌倦,家长的指责等各种原因,使他们或多或少存有心理问题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液治疗儿童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确诊为类百日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硫酸镁针联合沙丁胺醇)、盐水对照组32例(硫酸镁联合生理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的基层安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乡镇基层安全监督管理现状,提出建立以乡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的三角关系联合监管为主,群众监督管
所建立的模型是D'Asprement和Jacquemin(1988)模型的一个扩展,它构建了两个企业在不确定情形下进行R&D竞争和合作的理论模型。模型的目的是解释不确定性如何影响研发效率,比较两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珠江三角洲制造型企业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之上,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制造型企业农民工流失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