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建立无牙颌下颌骨、种植体及多基基台、全牙弓式及分段式上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综合对比各修复设计的应力分布特点,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评估和解释下颌正中弯曲及下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体不同设计方式对修复体各部件所受应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设计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1例下颌骨健康、牙列完整的患者,采用锥形束CT扫描患者颌面部资料。使用Mimics、G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115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54105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无牙颌下颌骨、种植体及多基基台、全牙弓式及分段式上部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综合对比各修复设计的应力分布特点,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评估和解释下颌正中弯曲及下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体不同设计方式对修复体各部件所受应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设计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1例下颌骨健康、牙列完整的患者,采用锥形束CT扫描患者颌面部资料。使用Mimics、Geomagic Studio、UG软件建立人体下颌骨及上部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装配。共建立8组模型,其中一组无上部结构作为参考模型,其余七组分别依据实验设计进行装配(采用6或4个种植体;最远中种植体位于第一或第二磨牙处;上部结构为一段、两段、三段式设计;上部结构材料为钛合金或氧化锆)。而后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应力分析。每个模型分别模拟三种不同面型(短面型、中面型、长面型)在大张口及右侧磨牙咬合情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在七组修复设计模型中,短面型下颌骨的弹性弯曲量及所受应力最高,其次为均面型和长面型。在大张口和右侧磨牙咬合状态下,一段式上部结构中种植体周围骨所受应力值最低,且随种植体位置越偏远中其颈部应力值越大;而三段式上部结构中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值最高,且分段式上部结构会大大增加上部结构与基台连接处所受应力。此外,带悬臂的种植固定义齿设计会增大种植体及上部结构应力值。在不考虑上部结构分段设计时,最远端种植体的位置越偏远中,前部种植体周围的骨应力值越高。从上部结构材料角度,氧化锆组中修复体各部件所受应力均大于钛合金组。结论:下颌骨的弹性弯曲特性及下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设计方式是影响颌骨修复体各部件应力分布的关键,且对于不同脸型的人影响程度不同。在下颌咬合和大张口过程中,无悬臂设计的一段式上部结构提供了最佳的生物力学环境。短面型选用一段式上部结构更加有助于延长修复体的寿命,上部结构材料应采用弹性模量较小或更接近颌骨的材料。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播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文章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桥梁,分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应用和意义,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广西花山岩画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为我国岩画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为核心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基于龋齿的形成和预防进行教学设计。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实验探究逐步建立并完善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学生在实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平衡理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第一部分:制备一种巴马猪低体温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第二部分:制作一种壳聚糖材料并观察其在低体温巴马猪股动脉损伤模型上的止血性能。方法:第一部分:5只巴马猪全麻后给予冷水浴结合冰袋降温至33℃后行心电监护、动脉血压监测,制作开腹肝损伤,从股动脉放血,直到MAP降至40 mm Hg,达到休克后观察30 min。在休克前至休克30 min期间抽血检测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及血生化指
目的:3D打印钛合金凭借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被用作骨组织植入物来修复颌骨缺损。铜元素凭借其优异的抗菌活性和生物作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早期植入物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参与了整个炎症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评估酸洗3D打印含铜钛合金对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此种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为后期临床上使用此种植入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3D打印技术和酸洗技术成功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嵌入公共治理实践,在提升治理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治理挑战。科技企业通过公私合作实现从商业主体到“算法影子官僚”的转变,带来了商业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算法权力侵蚀公权力和政企双方责任归属模糊等风险。“算法影子官僚”的逐利偏向与政府部门面临的公共问责冲突的生成,主要是源于双层委托代理的目标冲突、“算法影子官僚”的“经济人”属性、技术依赖与政府俘获以及政民双方重视不足等因素。基于此,
目的:牙周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种,口腔菌群失调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研究已经证明牙周病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被认为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文献证实长期灌饲P.gingivalis,小鼠的肠道稳态被打破,肠道菌群失调,促炎因子表达升高,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下降。然而
目的:比较传统冲洗器冲洗,超声冲洗,声波冲洗,激光冲洗4种冲洗方法在离体牙C形根管中的渗透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将32颗具有C形根管的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n=8),Reciproc Blue结合1%Na Cl O和17%EDTA,将根管预备至40号0.06锥度。分别使用30-G冲洗器(冲洗器)、Irrisafe(超声)、EDDY(声波)、PIPS(激光)配合1%Na Cl
目的:探索全牙列弹性(牙合)垫在基础治疗阶段,对于Ⅲ期/Ⅳ期牙周炎患者松动后牙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经过伦理审批和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后,本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就诊的牙周炎患者,最终收集对照组109颗患牙,上颌54颗,下颌55颗,来源于12位患者,其中男性3人,女性9人;弹性(牙合)垫组110颗患牙,上颌64颗,下颌46颗,来源于12位患者,其中
目的:磨牙症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发生可能与后牙渐进性咬合紊乱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单侧后牙垂直向高度渐进性降低的大鼠髁突改变,探究后牙渐进性咬合紊乱对髁突的影响,为磨牙症患者TMD的临床治疗提供启示。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实验组均于实验第0天、第8天和第15天调磨左上后牙的临床牙冠0.3~0.4mm,一共调磨三次,牙冠总体高度降低约0.9~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