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对农村贫困与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hua21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随着劳动、资本和市场在城镇地区集中,城镇规模扩张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还将辐射到周边农村地区,从而对农村居民的家庭生产方式和农村经济变革带来深远影响。在中国城镇化进程有序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地区普遍形成“半工半耕”的家庭生产结构,多数农户同时依靠家庭农场种植和非农务工维持生活。这有助于打破农业生产的“内卷化”,同时有助于农村经济跳出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低水平增长陷阱,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和收入不平等加剧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最典型特征。就农村贫困而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战略顺利完成之后,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基本消除。但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在我国的彻底解决和扶贫工作的终结。我国离高质量、高标准的脱贫还有很大差距,未来相对贫困问题会逐渐凸显,并将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从城镇化和农村贫困的关系来看,时间维度上,城镇化和农村贫困发生率呈反向变动关系;空间维度上,较高的省份城镇化率对应着较低的农村贫困发生率。上述典型事实引出了本文关心的核心问题:城镇化发展和农村贫困降低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吗?更重要的,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的机制是什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新时期减贫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就收入不平等问题而言,我国农村地区最高10%人群的收入占比由1978年的26.7%上升到2015年的38.3%,而最低50%人群的收入占比由1978年的29.7%下降到2015年的20.3%。我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发展密切相关,那么,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上升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这是本文关心的第二个问题。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效应的不平衡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对旨在缩小农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同时,这也和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密切相关。原因在于,收入不平等是贫困的另一个侧面,而收入分配是影响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对于收入不平等问题,也有学者指出收入不平等的加剧并非一定意味着社会不公。收入不平等本质上属于结果不平等,而相对于结果不平等,公众更无法接受机会不平等。代际流动性描述一个家庭中父辈和子辈之间经济、社会地位之间的相关性,是衡量机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社会的代际流动性较低,意味着社会未能给予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个体均等的发展机会,这会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性和持久性。“盖茨比曲线”表明,地区间横向的收入不平等与纵向的代际收入传递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城镇化和工业化主导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和收入差距的居高不下,这似乎意味着我国农村地区较低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然而结论并非如此加简单,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对会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由此引出了本文关心的第三个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发生了深刻的结构转型和社会变革,那么城镇化对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有何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问题也和农村减贫密切相关,因此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个体突破家庭背景的制约,摆脱长期贫困和打破阶层固化吗?本文主要围绕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方法上,基于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前沿经验研究文献,综合了使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城镇化影响农户收入和贫困状况的数理模型分析。立足于中国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基于农户视角构建了城镇化发展影响农村贫困的理论模型,并从经济溢出效应角度分析了城镇化影响农村贫困的潜在机制。第二,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分析。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的微观家庭数据和城市层面数据,从收入和消费两个角度实证检验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显著降低了农村贫困,且影响效应不随贫困人口脱贫难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弱。与核心城镇化相比,二级城镇化具有更强的农村减贫效应。为处理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核心指标替换等方法进行识别验证,显示上述结论稳健可靠。此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减少农村贫困,包括改变农户家庭就业结构、提升非农工资水平、增加城镇居民食品支出、提高农村土地价格以及增加农户的有效劳动时间,但贫困的乡城转移效应并不存在。第三,城镇化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分析。利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城镇化的收入增长效应对不同收入分位点农村居民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的收入增长效应对农村居民并不是平衡分布的,收入分位点较高的农村居民从城镇化进程中受益程度更高。换句话说,城镇化在普遍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降低农村贫困的同时加剧了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基于“贫困—增长—不平等”三角框架以及“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思路分析了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的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损失。得到的推论是,如果城镇化的收入增长效应是平衡分配的,那么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收入不平等,而且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会更加显著。第四,城镇化对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效应分析。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构建了每个城市的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指标,然后从城市层面考察了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这一结论经过多个稳健性检验证明是可靠的。就重点关注的父辈收入位于第25百分位的子辈代际流动情况而言,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提高了其向上流动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陷入贫困的概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教育支出、缓解农村贫困以及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是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重要渠道。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到如下政策启示:第一,鉴于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未来应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在释放城镇化经济集聚效应的同时,通过其溢出效应达到降低农村贫困、提高农户收入的目的。新时期减贫战略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并畅通其传导路径。从城镇化的模式选择来看,应充分重视二级城镇的发展。第二,予以城镇化进程中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足够的重视。改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降低收入不平等应成为新时期减贫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第三,要更好地抓住当前有利发展的阶段,为社会成员创造机会公平的环境,未来应进一步增加教育支出,特别关注较贫困地区的弱势儿童,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就业创造密切相关,这是我国城镇化的优势。未来应继续把握这一优势,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面。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可能在如下几个方面有所边际创新:(1)立足于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农户生计模式的“半工半耕”结构和农户微观视角,建立数理模型梳理了城镇化影响农村的多种理论机制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既为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为如何更好地发挥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提供了政策启示。(2)在城市框架内研究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国内文献多从省级层面研究城镇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并未细化到城市层面。忽视省内不同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差异可能会造成估计结果有偏。(3)现有文献没有足够关注城镇化如何影响农村收入不平等,同时对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的研究忽视了收入分配视角。而本文利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效应的不平衡性,并且进一步分析了由于收入差距扩大所导致的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损失。(4)现有文献未直接关注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补充了现有文献。另外,本文从代际流动视角讨论了城镇化的农村减贫效应,是对收入增长视角和收入分配视角的进一步补充。
其他文献
研究一:大口黑鲈对10种常见蛋白质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本研究以Y2O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0种蛋白原料(包括5种动物性原料:秘鲁进口红鱼粉(BFM)、美国进口白鱼粉(WFM)、国产脱脂鱼粉(CFM)、宠物级鸡肉粉(PBP)和血球蛋白粉(PHP)以及5种植物性原料:普通豆粕(SM)、去皮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受遗传变异,表观遗传修饰,转录组变化等多方面影响。RNA甲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肿瘤发生,进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m6A和m5C是RNA甲基化修饰的主要位点,其异常修饰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为探究RNA甲基化修饰异常在胃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分析RNA甲基化m6A和m5C的相关修饰酶在胃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九年级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学科特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在复习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以分组实验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本文以“金属的性质”复习课教学为例,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
<正>十年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市委“四个服务”总要求,按照市政府授权,积极履行市属医院的举办职责。坚持首善标准,党建引领,传播人文理念,培育医者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有温度的医疗,为市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期刊
热湿舒适性是影响天然革服用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透湿性能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服饰领域广泛运用的天然牛羊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透湿性能随内外因素的变化。改性涂层后,通过实验得到天然与改性牛羊革透湿量与厚度、温度等内外因素的关系。利用MATLAB建立透湿量与温度、厚度的拟合曲面,得到透湿量与温度、厚度双因素回归方程。进一步运用gromacs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对天然革在不同环境中的透湿变化原因
近两年,"少出行、少聚集、多居家"的疫情特殊期模式下,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逐渐发生了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消费倾向,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走向,人民银行伊春市中心支行对伊春市30户销售企业和90户储户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的消费选择呈现出保险意识、健康意识、省力意识和空间意识等新趋势。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企业产品与服务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损害是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的不良变化,同时也包括由以上因素的变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指由造成环境损害的人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或赔偿,有利于落实损害者的责任,保护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指赔偿权利人与赔偿义务人通过磋商,达成磋商协议,达到修复环境或者赔偿环境损害的目
利用硅微材料的压阻效应,结合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技术,设计一种高g值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结构,主要应用于爆炸、冲击测试以及引信侵彻等特殊领域。采用参数分析,确定了传感器的三维模型,提取敏感梁的表面路径,分析总结其应力分布规律,据此确定压敏电阻位置,并设计能单独测量且抗交叉干扰的测量电路。最后通过有限元对传感器敏感结构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加速度计水平面内其X方向灵敏度为4.37μV/g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以下简称“三新”)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英语“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本文分析“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