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腐蚀地区防腐涂膜对桥墩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ptx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的铁路逐渐向西北地区延伸。修建的过程中,以桥代路的建造模式为部分需要跨越河流、湖泊、沟壑等地理环境的铁路提供了便利,桥梁已然成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盐渍土、盐湖以及高含盐量的地下水,该地区的土壤及湖水中存在大量的氯盐、硫酸盐等对水泥基材料有侵蚀作用的盐类,这将对该地区桥墩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诸多研究表明,通过在桥墩表面涂覆有机涂料形成保护层,可有效地提高其耐久性。但背景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高蒸发、大温差、大风沙及季节性干旱等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对防腐涂膜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防腐涂膜与工程环境匹配性较低,导致涂膜在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剥落、起泡、粘结强度不足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防腐涂膜的使用效果和服役寿命。因此,高腐蚀地区防腐涂膜的性能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该研究这对于类似施工环境下的防护工程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涂膜的粘结性能为切入点,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防腐涂膜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分析涂膜自身性能及涂膜-水泥基材料整体耐久性确定了防腐涂膜的各项技术指标。随后,在工程现场进行了涂膜-混凝土构件原位试验,对改进后的防腐涂膜与实际工程环境的匹配程度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实际桥墩上验证了该防腐涂膜在桥墩防护工程中的适用性。基于上述各项工作,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并确定了影响涂膜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作为涂膜优化的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技术指标值情况下涂膜的各项性能,综合分析后确定了涂膜施工黏度的参数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涂料黏度的降低,涂膜的粘结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涂膜的自由体积平均孔径及自由体积分数均随着涂料的减小呈现出先减小后变大的发展趋势,且涂膜的表观平整度逐渐提高。涂膜的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随黏度的减小,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断后伸长率与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相反,先减小后增大。在本文设计的5组涂膜中,C-20及C-25均表现出优异的耐水性能。此外,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对涂膜吸水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关联度更高。最后,采用熵权法综合分析了不同黏度情况下涂膜的各项性能指标后,将黏度指标设定为:初始黏度不应小于221m Pa·s,涂料配制1小时后其黏度保持在303m Pa·s以内。(2)通过室内耐久性加速试验,分析了改进后防腐涂膜在改善水泥基材料耐久性方面的有效性,并确定了涂膜的厚度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涂膜试件,涂膜-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渗性增强,侵蚀后试件中的侵蚀产物含量减少,试件各项抗蚀指标开始劣化的时间延后,最后测试龄期的抗蚀指标值增大。同时,建立了考虑外包防腐涂膜影响下的抗折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计算不同测试龄期试件的抗折强度。此外,根据试验研究结果确定了防腐涂膜的另一项主要技术指标——涂膜厚度,并将其最大值设定为90μm。(3)通过研究埋设于工程环境中涂膜-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耐久性,验证了改进后防腐涂膜与实际环境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工程环境中埋设3年后,各构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硫酸盐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构件表面有碎块剥落、部分涂膜发生破损,构件中可以检测到侵蚀产物,且其抗压强度及谐振频率相较于测试初值也明显降低。但通过采用改进后的防腐涂膜可明显地改善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设置了防腐涂膜后,混凝土构件的劣化程度明显降低,故本文提出的防腐涂膜与工程环境匹配度较高。同时亦发现,在构件的三个测试区域中,土体-空气交界处的侵蚀情况最为严重。(4)结合前述各项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腐蚀地区的防腐涂膜。同时,在实际桥墩上检验了该涂膜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通过3年的研究观测发现,相较于原始涂膜,本文提出的防腐涂膜耐腐蚀性更高、粘结性能更强、防护效果更好,该防腐涂膜在桥墩防护工程方面的适用性更高,可更好地改善桥墩混凝土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
其他文献
学位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时代呼唤与现实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掌握精读方法,提高精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鉴于2019年9月起,全国普遍使用的统编本语文教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与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存在的矛盾,以及小学语文精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法,选取统编本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及部分新增课文,就叶圣陶精读指导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融合了机器视觉和传统监控系统,是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共安全相关系统、智能交通网络、智能电力、建筑智能化等领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需要建立视频及其描述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机器视觉、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理解原始数据语义信息。运动目标检测在提高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计算速度、准确性和鲁棒性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系统整体性能。背景建
铁路集装箱运输继承了铁路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双重优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制定合理的铁路集装箱班列时刻表是铁路集装箱运输组织的重要工作。随着“一日一图”列车运行组织模式的实行,集装箱班列时刻表的确定,不仅需要根据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和邻接线路的技术条件,还要综合考虑当日集装箱货物的数量和到达办理站的时刻,即所制定的班列开行计划尽可能适应货物运输的需求特征。本文依据时变的货运需求,考虑集装箱货物和班列在时
多机协调吊运系统因其结构简单、可重组、易拆卸、模块化程度高、工作空间大及性价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军用和民用等领域,可实现陆上、水中及空中的货物吊运操作。该类系统兼具柔索并联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的特点,是并联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多机协调吊运系统中绳索的柔性和单向约束特性,决定了系统整体的弱刚度性、不稳定性及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欠约束性等特点,使之明显有别于单体刚性支撑并联机器人及单体柔索并联机器人,
作文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综合能力。它需要有识字和写字的基础、阅读理解的积累、口语交际的逻辑和综合能力的反映,是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经验中得知:许多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不积极,甚至排斥,在作文学习上依旧是欠缺兴趣、阅读和方法,许多家长对此也无能为力。基于此状,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持续恶化,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序列化
经济发展和公路网的大规模建设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类型、数量逐年激增,车速和载重量也显著提高,汽车动荷载造成的路面破坏和地基沉陷愈加严重。路面破坏和地基沉陷则进一步加剧了汽车、路面及地基在行车过程中的振动,汽车-路面-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造成的路面损伤、行车平顺性和环境振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将汽车-路面-地基作为完整系统进行动力分析,即可反映地基特性对系统振动的影响,也能反映路
在当前的学科思政教育开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数学学科思政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展开。推进小学数学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向并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本文在文献阅读和材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小学数学课程中可供开发的思政课程资源,并结合本校实践整理出可供参考的实践性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本校数学学科的思政教育发展,正确认识并挖掘数学学科的思政课程资源资源,并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本文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的课堂言语反馈是实现高效课堂,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之处,但是,当前关于课堂教学言语反馈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英语、物理、地理等学科,多是初高中阶段,对小学数学专家教师的言语反馈研究很少。本文通过对10位小学数学专家教师20节课的视频进行文本转写,按照教学言语反馈的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