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干旱半干旱区生物结皮及其生态功能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探明生物结皮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及碳累积的贡献,本文以黄土高原水蚀区、水蚀风蚀交错区(简称交错区)和风蚀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不同侵蚀区生物结皮对土壤CO2通量的影响,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估算了生物结皮土壤碳平衡状况。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结皮显著影响土壤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生物结皮在具有生理活性时土壤CO2通量较干燥休眠时减少了162%;在光照条件下,具有生理活性的生物结皮较除去生物结皮显著降低了土壤CO2通量,其中藻结皮和藓结皮分别降低了92%和305%;生物结皮的光合能力及对土壤CO2通量的减小程度与生物组成及生物量有关,其中深色藻结皮和藓结皮的土壤CO2通量较裸地分别减少了141%、484%。(2)生物结皮土壤CO2通量具有典型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生物结皮土壤CO2通量日变化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藻结皮、藓结皮分别在8:00和9:00前后出现碳吸收峰值,CO2通量分别为0.13和-1.02μmolCO2·m-2·s-1;雨季前生物结皮土壤日均CO2通量是雨季中的2.01倍,雨季中是雨季末的3.97倍。雨季前和雨季末生物结皮土壤日均CO2通量高于去除结皮土壤日均CO2通量,分别增加了28%和8%,而雨季中则相反,减少了5%左右的碳排放。(3)水蚀区、交错区和风蚀区具有生理活性的生物结皮土壤日平均CO2通量较去除生物结皮土壤分别降低了5.0%、8.9%和20.5%;水蚀区、交错区和风蚀区生物结皮土壤CO2通量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14:00左右,大小分别为1.64、1.64和1.37μmolCO2·m-2·s-1,但CO2通量日变化幅度存在显著差异。(4)温度和水分是影响生物结皮土壤CO2通量的主要因子,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等因子交互影响着土壤呼吸过程。生物结皮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数(Q10)在空间尺度上有一定的变异,水蚀区、交错区变化范围为1.93-2.43,风蚀区变化范围为4.80-5.56,即风蚀区生物结皮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水蚀区和交错区。三个侵蚀区生物结皮土壤CO2通量对水分状况的响应可以用单峰曲线表征,水蚀区、交错区和风蚀区土壤CO2通量在土壤含水量为60%、40%和30%田间持水量时达到最大。(5)生物结皮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藓结皮一年可以减少约13.24t·ha-1的碳排放,对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