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经过几个世纪的漫长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功能、生态、美观等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和模式。我国的绿地建设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在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初具雏形,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关于城市绿地发展建设和规划的讨论越来越多,至2002年,结合我国城市基本情况,国家出台了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更多地从功能角度出发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来自瑞典农业科技大学Alnarp校区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查,总结归纳了八个非常重要的绿地特征。不仅这八个绿地特征的存在与否及数量的多少影响着人们对周围的心理感知,其他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如面积、形状、可达性等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着影响。本文从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绿地“八个特征”及植物物种、群落多样性方面对黄冈主城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相应提出思考和建议。总结如下:1.黄冈主城区各类绿地总面积为1205.82公顷,绿地率35.47%,绿化覆盖总面积1266.11公顷,绿化覆盖率37.24%。各类绿地指标与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有一定差距。2.黄冈主城区绿地对应的绿地“八个特征”中,各个特征对应的绿地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宁静祥和”,“生物种类繁多”,“野生/原生态”这几个黄冈市民认为非常重要的绿地特征,均存在数量太少、管理不善等问题。3.建议对绿地进行研究和规划时,在原有功能化、平面化、从上而下的规划思想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心理感受、空间感受和群众参与的理念。4.建议规划遗爱湖公园等全市性公园四处,龙王山公园等居住区级公园四处以及其他专类公园,街旁绿地等各类公园880.01公顷,充分挖掘黄冈市丰富的自然资源,结合城区的结构及布局,做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5.建议规划保留万福苗圃,新建巴河苗圃、三台河苗圃等生产绿地153.49公顷,防护绿地面积共计854.42公顷。建议从多方面提高附属绿地的绿地水平,使更多的绿色空间渗透于城市中。规划包括江滩公园、白潭湖生态公园等2129.3公顷其他绿地。6.通过考察黄冈市域范围内的乡土植物物种及群落,分析研究筛选出一批能代表当地特色、观赏价值高、适宜在黄冈主城区生长的乡土物种,模拟天然群落。从道路绿地模式、公园绿地模式、防护绿地模式及滨江滨河模式、特殊色彩模式等方面为黄冈主城区提供了城市天然群落模式构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