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即以个体的主观评价为标准的幸福感,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对持续的人际应激源的反应所引起的心理综合征,由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成份组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高等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活动的特殊性,决定教学管理人员具有一系列特点,在高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水平不断提升,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其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处于一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此,本文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形成改善主观幸福感和有效降低工作压力的对策,使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引导他们为社会、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研究采用的是Diener等人(1985)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和职业倦怠量表教育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Education Survey,MBI-ES),随机选取贵州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共计197名有效被试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其主观幸福感现状、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指数为3.76,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有差异: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差别。但抽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压力”指标,作性别的差异性检验,男性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生活中比女性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体验更多的压力;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经多重比较分析得知在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三个维度上呈十分显著性差异;未婚人员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已婚人员,比已婚人员体验到更多的负性情感;副高职称的主观幸福感最低,初级职称的满意度最高。3.本次调查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总均分2.98,未达到3分;虽然从总均分来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不明显。4.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呈现差异: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无显著差别。从均值结果看出,女性情绪衰竭程度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情绪衰竭、人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上呈现差异;不同职称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有差异,高级职称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程度上较其他职称强;从事教学管理时间不同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有差异,从平均数来看,从事6-10年、11-15年人员的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相对于其他时间的强,从事16-20年人员低个人成就最强。5.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绪情感体验、负性情绪情感的相关性不大;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正性情绪情感体验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38。6.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情绪衰竭与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分别存在显著性正相关。7.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情感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标准回归系数相对较大,相互影响力较大,存在负相关。主观幸福感的负性情绪情感与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标准回归系数相对较大,相互影响力较大,存在正相关。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负性情绪情感与职业倦怠的低个人成就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情感与职业倦怠的低个人成就感存在线性回归,但比值很小。根据以上研究分析,本论文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