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长沙市教育局拟改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该体系原本涵盖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四个维度基础,从2015年开始在“学习能力”维度中新增“语文口语交际”这一考察依据。据2015年3月23日最新报道,“长沙市教育局针对城区2015届所有初中毕业生语文口语交际的评价检测,特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且已有部分学校按要求实行了考查。那么,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除此外,“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这启示我们教学要注重过程。本研究第一章尝试兼顾理论和实践,将从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和分年级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分年级教学的理论研究动态,再分析初中阶段的口语交际训练现状,进而阐述口语交际训练为何要分年级教学。第二章立足新课程标准,为分年级教学的落实提供根本性依托,并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三个年级的比较,作分年级教学可行性和障碍性分析。第三章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力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探寻初中阶段口语交际的年级的差异性与渐进性,构建口语资源库,提倡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地阶梯式教学计划,落实分年级教学,为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帮助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四章关注学程中的学习效果检查,探讨教学评测上的方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