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对笔者攻读翻译硕士期间参与的翻译实践项目作了总体描述,理论思考和初步总结。翻译项目原文为Parker PVP Series Variable Volume Piston Pumps Operation Manual(《派克PVP系列变量柱塞泵说明书》),由无锡观为设备健康体检中心委托笔者翻译,项目原材料由美国派克汉尼汾公司提供。翻译项目原文为设备说明书,具有鲜明的词汇和句法特色。原文包含大量科技术语,具备基于客观数据的描述与指导性功能,完成项目原文翻译需具备科技背景知识。笔者选择采用维索尔伦的“顺应论”指导翻译以准确译出产品相关科技信息和操作要求,使译文更好地被读者所接受。翻译项目原文共12146字,由笔者独立完成,耗时30天,译文目前已被提交给委托公司并采用。“顺应论”认为语言具有三大特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大特性决定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的选择过程。基于语言的“顺应性”,维索尔伦提出了“顺应论”的四大研究角度: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应用,也是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语境关系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在本设备说明书翻译中的应用,并以此总结设备说明书英译汉的一般翻译策略。通过对原文文本和“顺应论”的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顺应论”对设备说明书汉译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设备说明书翻译应顺应目标语言的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及语言结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方面,笔者总结直译、意译、换译、省译、重复、拆译及结构重组等翻译策略可灵活运用于设备说明书的翻译,以实现语境和语言结构的顺应,满足翻译要求和交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