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神经传导检测及神经超声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评价神经传导检测与神经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腕管综合征患者及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全部进行双侧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神经传导检测和腕部神经超声检查。1.对象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黄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及神经内科门诊拟诊为腕管综合征,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4例74只手腕(其中右手腕36只,左手腕38只)为有症状手腕组。同时选取44例患者中无症状的14只手腕(右手腕8只,左手腕6只)以及年龄、性别、职业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8例共36只手腕(左右各18只)为健康对照组。2.统计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有症状手腕组及健康对照组神经传导检测、神经超声等各参数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频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采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和ROC曲线下面积对诊断效果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断正中神经神经传导检测各项指标与神经超声结果(腕管出口处横截面积)的关系。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有症状手腕组与对照组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有症状手腕组scv(拇指-腕)、scv(中指-腕)、snap(拇指)分别为38.00±10.34m/s,40.26±9.72m/s,15.38±11.03μv,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ml为4.46±2.38ms,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mp为12.61±4.53mv,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968)。采用诊断试验对神经传导检测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神经传导诊的灵敏度为75.7%,特异度为98.0%,采用约登指数(youden’sindex)综合评价神经传导诊断的效果,则神经传导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757+0.980-1)=0.737。进一步采用roc曲线下面积对神经传导检测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0.803-0.93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2.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患者和对照的腕出口横截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有症状手腕组的腕管出口横截面积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roc曲线对超声检测(横截面积)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超声检测(横截面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0.779-0.924)。依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找出超声检测(横截面积)的临界值(cutoffpoint)为8.5mm2,此时对应灵敏度为0.797,特异度为0.840,采用约登指数(youden’sindex)综合评价超声检测的效果,则超声检测的约登指数为(0.797+0.840-1)=0.637。3.采用线性趋势检验,分别对不同神经传导检测等级患者与超声检查分级均无线性变化趋势(p>0.05)。4.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神经传导检测各指标与腕出口横截面积的相关性。结果显示,scv(拇指-腕)、scv(中指-腕)、snap(拇指)与腕出口横截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dml与腕出口横截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mp与腕出口横截面积之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腕管综合征患者组腕管出口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对腕管综合征有诊断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有症状手腕组正中神经SCV、SNAP减小,DML延长,对腕管综合征诊断意义较大,正中神经CAMP波幅减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神经传导检测与神经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均有价值,但神经传导检测的诊断效果优于超声诊断(横截面积)的效果。4.正中神经SCV减慢、SNAP波幅减小与腕管出口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呈负相关,DML延长与横截面积呈正相关,CAMP波幅减小与横截面积无明显相关性。5.腕管综合征患者神经传导检测严重程度与神经超声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