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候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之一。脾胃湿热证是脾胃实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它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脾本质研究的深入开展。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Hp)是一种可持续数十年的慢性过程,其持续的感染可引起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而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减轻胃粘膜炎症和维持粘膜完整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中心,通过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胃粘膜炎症程度、Hp感染情况、HSP70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脾胃湿热证的关系,以及HSP70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影响,必将有助于拓宽对脾胃湿热证的研究思路,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的发展,更为Hp相关性胃炎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一、文献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分析,认为历代关于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与发展四个阶段,并形成一个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认为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内因或外因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化热,湿热内生。清热祛湿结合调理脾胃是脾胃湿热证总的治疗法则。 现代医家从病证结合入手进一步完善了脾胃湿热证理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诊断标准的制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脾胃湿热证本质的探讨等。但总体看来,研究比较分散,重复性的研究较多,不同方面间的联系较少,应进一步深入探索。 关于热休克蛋白(HSPs),介绍了它的发现、分类和特性,详细介绍了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功能。HSP70作为一种在进化过程中有高度保守性的应激蛋白,在防止热和其它应激引起的细胞损害及保护胃粘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研究脾胃湿热证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临床实验研究 实验一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的关系 研究对象:选择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湿热证和脾虚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38例,其中脾胃湿热证22例(湿重于热者4例,湿热并重者12例,热重于湿者6例),脾虚证1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