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四水”入湖沉积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cai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是地表“源-沉”作用过程中表生作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对研究流域自然作用特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本研究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RF)对洞庭湖“四水”(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入湖河床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识入湖沉积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而探讨沉积物物源、源区岩石风化作用、沉积物形成的河流水动力条件等重要表生作用信息,揭示“四水”流域表生(自然)作用特征,取得如下创新认识:(1)湘、资、沅、澧“四水”入湖沉积物SiO2、Al2O3、Fe2O3、K2O、LOI等主量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各河流之间无明显差别,而Mn O、Mg O、Ca O、Na2O等主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各河流之间有明显的差别。洞庭湖“四水”入湖沉积物相对北美页岩明显富集Mn O、LOI,而亏损Mg O、Ca O、K2O、Na2O等主量组分。不同河流的入湖沉积物主量元素富集亏损特征不同,可能与流域不同的自然作用特征有关。(2)“四水”入湖沉积物主量元素的水平空间变化表现为:自湘江和资江→沅江→澧水沉积物,主量元素TiO2、Mg O、Ca O、Na2O的含量增高,Mn O含量则趋于下降。“四水”入湖河床沉积物主元素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湘江、澧水沉积物主量元素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较大,而资江、沅江沉积物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相对较小。(3)主量元素判别图解SiO2-K2O/Na2O和SiO2/Al2O3-K2O/(Ca O+Na2O)以及判别函数(F1-F2)分析结果显示,“四水”入湖沉积物的物源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其源岩具有大陆上地壳平均元素组成的特点。物源示踪分析结果表明,湘江和资江沉积物是碎屑沉积岩和花岗岩风化产物的混合物,其沉积物元素组成具上地壳+花岗岩组合的源岩贡献特征;沅江沉积物元素组成相对均一,显示雪峰山大面积分布的板岩对沉积物物源的贡献;澧水沉积物元素组成则明显具平均上地壳元素组成特征,反映流域上游广泛分布的黑色页岩、砂岩、粉砂岩等沉积碎屑岩对沉积物元素组成的影响。即“四水”入湖河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的组成明显受流域地质背景影响。(4)湘、资入湖沉积物的化学风化指数CIA值(平均依次为78、80)明显高于沅、澧入湖沉积物(平均依次为72、70),而帕克风化指数WIP值(平均依次为25、27)明显低于沅、澧沉积物(平均依次为29、29)。反映湘、资流域源区岩石经历的化学风化程度高,沅、澧流域岩石经历的化学风化程度较低。结果表明沉积物反映的化学风化程度的差异可能是流域源岩岩性差异的反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组分SiO2、Al2O3、K2O以及活泼元素Mg O和Ca O是指示流域源岩风化程度的关键主元素组分。(5)“四水”入湖沉积物的Zr/Al2O3-Zr、Al2O3/TiO2-Zr/TiO2图解表明,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受矿物组成及其水动力分选作用的影响,沉积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矿物分选程度自澧水、湘江、资江、沅江而依次降低。(6)“四水”入湖沉积物主量元素组成之间的明显差别是流域源岩岩性、岩石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沉积过程的水动力分选的综合反映。其中,流域源岩岩性是影响沉积物主量元素组成特征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一种新颖的角度——借鉴化学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剖析学习动力学。试图结合化学学科与学习动力研究,形成有学科特色的学习动力学理论体系,并试图编制有化学学科特色的学习动力量表,用于表征高中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动力发展状况。基于这些目标,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得支撑数据,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检验模型的可靠性。并基于该模型编制了较科学的学习动力量表与调查问卷。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学习动力调查问卷
文章选取南京熙南里历史地段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分析其业态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特征、文化传承表现度,通过梳理历史地段的业态现状问题,提出历史地段业态调整建议,旨在为历史地段更新过程中的业态调整提供参考。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进入学校课堂逐步普及,教师如何利用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引起众多学者研究和讨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Koehler和Mishra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本文对新手和熟手化学教师的TPACK从整体与各维度现状水平、观念与教学实践、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TPACK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化学教师TPACK现状
当今的国际世界己经进入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技术正引领着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并不断地进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教育的实施影响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使个人能更加科学、理性和自信地面对复杂的技术世界。因此,对教科书中技术教育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选取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版高中化学必修新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技术教育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综合分析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以十个大概念统领整个高中生物学的课程,提出了“内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理念。《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通过大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建立生命观念,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学习目标。本研究依据《课标》对人教版(2019)《分子与细胞》模块提出的两个大概念进行分析,梳理大概念下的重要概念、次位概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化学知识包含在物质科学领域,学生以单科形式接触到化学已经是九年级了。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之间如何衔接引起学者们的注意,本研究将笔者在一线教学和化学教学专业知识的优势相结合,对小学科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化学是自然学科之一,在不同的层面创造与转化物质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与我们日常生活、经济发展、技术领域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渗透STSE教育是时代的使命。化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STSE内容,这些内容关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研究和分析教材中STSE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着眼于课程标准和教材两种静态文本分析,期望解决以下问题:课程标准对STSE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当前人
创作手法是编导按照一定的要求再现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编导利用编舞技法进行舞蹈创作时的方式方法,编导对这些技法掌握与运用的能力,体现在整个舞蹈创作的方方面面。舞蹈作品《等着你》的创作既是红色文化的一种宣传实践也是对赣南红色文化的传承。本文以原创舞蹈作品《等着你》为研究对象,从编导的叙述视角来分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手法,分别从创作背景、创作思路、运用的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来进行分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推进各项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目前深度学习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学科,但是与化学学科的结合度仍然不高,与化学理论性知识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化学理论性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主干部分,是连接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的桥梁,学生对于此部分知识的掌握更是要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将深度学习融入到化学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之中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湖南省三所不同类型学校,即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长久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绿色化学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健全绿色化学体系有利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绿色化学要从学生抓起,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的开始,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查阅文献发现,在初中阶段的授课体系中,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设计较为欠缺,特别是在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因此,如何进行绿色化学教学,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