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重整的本土“接入”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重整在我国破产案件的处理中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地域格局,但由于理论上缺乏破产法律的规制,实践中又存在启动适用困难、管理人的职权不明以及预重整方案与正式重整程序的衔接不顺畅等问题。具体而言,理论上法律规定中缺乏对预重整具体制度的规制条文,但实践中法院在面对破产申请时又指定管理人介入预重整过程,对银行等主债权人而言,预先进行的集体破产清偿行动并不能带来高效的清偿,因此往往反对进行预重整程序,同时不同规模的公司进行预重整的效果存在差异,遇到债权人数量较多甚至难以量化估算时,预重整并非现实的选择,加之不同地区法院对预重整的态度不一,也会影响预重整方案取得的效果。在程序进程中,如何设置专业高效的预重整引导机制,发挥破产管理人或引导人的实际作用以协调各方顺利通过重整计划值得思考,进一步而言,预重整期间通过的重整计划能否和正式重整计划进行有效衔接,预重整期间的重整方案是否应当详细说明融资引进等关键问题,对新融资又应当如何进行保护都是预重整在我国实践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预重整本土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浙江高院率先作出预重整登记的制度尝试,但预登记制度作为破产简化程序制度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预重整程序的价值,预登记制度的书面落实并不代表我国已经有了预重整法律制度,深圳中院在实践中编制了预重整单章的破产重整指引,具有时代的开创价值,但也存在细节上的疑问,在各地的实践发展中,预重整形式呈现的状态并不相同。深圳模式下预重整程序层层递进,主要在破产程序的时点上有不同的工作使命,不同时点下的预重整工作都是为最终进入重整程序做准备,浙江模式开创出预登记立案制度,将预重整程序纳入法院前期管理的范畴,同时又不阻碍庭外的协商交流,厦门模式和最高法典型案例模式都强调法院在预重整模式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公力救济保障预重整的顺利进行。预重整的诸多地方创举使得在理论上学者对于预重整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预重整就是庭外重组的高级表现形式,有的学者认为预重整应符合一定的契约精神,绝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预重整属于重整程序的一部分,应具有一定的程序价值,以便和正式重整程序进行衔接。本文力图通过构建制度框架来对预重整实践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解答,定位正确的程序救济途径,以充分保障预重整在我国本土的顺利接入。首先,通过构建预重整登记制度保障预重整程序的有效启动。通过明确破产申请时可以同时提交重整计划这一规定,确保预重整计划能够与后续重整计划进行有效衔接,同时借鉴浙江法院的破产申请预登记规则,在预重整程序启动时即通过预重整登记制度赋予预重整工作的司法效力。在预重整登记的建构中,由债权人自行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启动预重整,以节省不必要的程序过程,同时,企业破产预重整登记应划定有效期限并录入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在预重整登记期间政府应充分发挥地方能动性,积极进行预重整登记申请并严格监督私下债务清偿行为。其次,设立针对破产管理人的特殊规则。由于我国没有引导人或托管人制度,预重整过程中管理人的角色有其存在价值。鉴于预重整过程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各方协商机制,达成私力救济的基本方案,本文认为破产管理人主要在预重整过程中扮演监督和引导之角色,因此在选任管理人方案上可以参照伦敦模式由债权人提名清算组组成管理人,以保证债务清偿的高效性,另一方面,法院指定第三方个人管理人作为传统重整模式也有保持中立不偏私的意义,符合预重整期间管理人的职责要素。最后为了保证管理人顺利履行职责,本文建议将债权人对债务人部分财产的追索权或则对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相关责任人的民事请求权转让给管理人,以折抵应予支付的管理人的报酬等措施作为资不抵费时管理人的救济途径。最后,通过禁反言、信息披露、新融资保障三管齐下,解决预重整过程中承诺及方案的在后续正式重整过程中的有效衔接问题。预重整期间各方对债务清偿的方案所作出的禁反言的承诺,在进入企业破产后续程序后对承诺方仍应具有约束力,以保证预重整的程序效力,另一方面充分的信息披露是保障预重整方案有效性的基础,债务人信息披露的范围不仅应当涵盖破产法规定的必要内容,还应当如实陈述其他可能影响预重整方案制定的文件信息,同时在时间上确保债权人能够充分了解披露内容,熟悉披露文件,以便作出公正表决。最后对新融资方的优先保障无论在预重整阶段还是在正式重整阶段都具有现实意义,融资是盘活企业的生机之源,在预重整协商时就应当给予优先效力。预重整制度的构建之外仍需要需要与其他制度等衔接问题。首先,不同企业在预重整期间适用管理人的效果并不相同,如此引入专业引导人或设立专门机构来弥补管理人制度的缺漏的方法值得尝试。预重整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和法院在府院联动机制下的高效配合,在进入破产程序后的衔接上也需要明确各方的角色及行事标准。同时在庭外重组的具体运用上,要充分发挥预重整的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优势,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用。
其他文献
近几年EOD开发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推动滨水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产业转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库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运维普遍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而EOD开发理念的应用,可以将生态资源恰当地转变为可开发的经济资源,实现项目的一体化实施和收支平衡。针对山东省沂源县某水库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剖析了基于EOD理念的肥瘦项目融合的项目包组建模式、主要收益来源及资金平衡方案等。这为实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EOD
期刊
激发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市场活力,是解决财政资金缺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介绍我国市场化推进矿山修复政策的基础上,结合EOD模式特点和运行机制,以安徽省为例,总结梳理了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当前的治理模式可以归结为生态导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EOD)模式、自然资源再利用模式和“生态修复+”产业模式。针对当前市场化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突出问题,认为应加强政策法规建
期刊
随着工业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人居范围逐步扩张,与企业活动的重合处就会无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冲突——包括环境侵权,其中“进入妨扰区域”问题又尤为特殊。与传统环境侵权发生过程相异的是——在进入妨扰区域环境侵权中,并非是污染的扩散透过环境媒介对他人人身财产利益造成了损害,而是污染源已经在先且合法的存续,但受害人主动或被动的接近污染源,从而引发损害。囿于受害人自身行为对损害发生起到了重大作用,若仍依当前
学位
原告缺席可以按撤诉处理制度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独创性制度。调研表明,立法文本上的“可以”按撤诉处理在司法实践中演变为“基本”按撤诉处理。究其根由,制度适用范围被扩张的主观动因在于按撤诉处理能够实现诉讼程序的快速终结,立法上缺乏制度适用的约束条款则为其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原告缺席可以按撤诉处理制度不仅在外观上违反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还实质性地侵害了当事人的处分权,其扩张适用更是导致了原告缺席的规制
学位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进行仲裁的基础,其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当事人能否采用仲裁为争议解决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的基本构成要件包括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若协议不具备该三要件或对其约定不明确,则应为无效仲裁协议。然而在实务中,当事人对仲裁事项以及仲裁委员会的约定形式各式各样,其约定中存在的瑕疵是否会实质上导致仲裁协议无效需要人民法院进行解释与判断。本文采取
学位
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需要完善。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只包括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以及逮捕五种手段,这五种手段均指向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而搜查、查封、扣押、技术侦查措施等手段均仅被作为“侦查行为”予以规定,未被纳入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体系中予以规制,导致公民财产权等其他基本权利类型在刑事诉讼强制措施适用阶段缺乏应有之关照。显然,《刑事诉讼法
学位
诉讼标的价额核定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法院征收诉讼费用、判断程序适用、确定级别管辖的主要依据。通过对诉讼标的价额核定的相关规范进行分析可知,我国民事诉讼法律中对“诉讼标的价额”的概念使用混乱,诉讼标的价额核定之规定散乱不一、不成系统,现有规范的法律效力层级也比较低。同时透过关联程序的运行情况可以发现,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诉讼标的价额的核定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收取诉讼费用时诉讼标的价额
学位
随着2018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公布实施和2018年10月26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的通过,监察调查与司法工作的有序对接成为监察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由于职务犯罪调查与审查起诉在职能关系上的紧密性,监察调查与检察公诉的衔接协调更显迫切。监察调查与检察公诉衔接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进行反腐资源整合,对职务犯罪侦查权重新配置后的
学位
刑事诉讼程序分为两种,一为公诉程序、二为自诉程序。纵观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历程,世界法域下的刑事诉讼程序大都经历了从个人追诉到国家追诉的演变。现代各国在刑事起诉的方式上或者采取一元制的国家垄断模式或者适用公诉兼自诉的二元制模式。二元制模式下的自诉程序是自诉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体现。我国实行的是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起诉模式。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一环,自诉程序有着监督公诉程序、
学位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是一种创新性区域综合开发模式,由于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经济发展于一身,目前该模式在国家层面和许多省级层面受到重视得以加快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基于此,聚焦内蒙古生态环境治理任务重、修复成本高、资金掣肘等突出问题,建议加快推进自治区级EOD模式试点项目库,通过“肥瘦搭配”的形式实现生态治理和产业开发的融合,更广泛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从而助力内蒙古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