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态应力触发主要是指大地震快速破裂所激发的地震波传播到某些处于临界状态的高应力区而引起的地震事件。1992年兰德斯7.3级地震后在美国西部许多地区都观测到了动态应力触发的地震活动后,国际地震学界开始了动态应力触发研究的关注。新疆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主体区域,也是小震密集活动的主要场所。2014年以来,新疆及邻区发生了多次7级左右地震。本文基于新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台站的观测记录,采用离散波数法、包络函数和β统计值检验的方法,研究和讨论了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2015年10月26日兴都库什MS7.8地震、2015年12月7日塔吉克斯坦MS7.4地震、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S6.7地震的发生对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与喀什-乌恰交汇区小震活动的动态触发作用。通过以上研究工作,我们得到了如下认识和结论:(1)2014年以来新疆及邻近区域5次MS≥6.7地震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与喀什-乌恰交汇区的动态应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于田7.3级地震与塔吉克斯坦7.4级地震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超过了动态应力触发阈值,具有一定程度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于田7.3级地震、尼泊尔8.1级地震、塔吉克斯坦7.4级地震与阿克陶6.7级地震在喀什-乌恰交汇区产生的动态应力变化超过了动态应力触发阈值,表明了这几次地震对该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应力扰动。(2)基于包络函数分析方法,检测出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在喀什-乌恰交汇区触发了8次小震事件,其余4次MS≥6.7地震在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与喀什-乌恰交汇区识别出的小震事件多为1至3次,数量偏少。一方面与研究区台网密度相对稀疏、波形噪声水平较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研究区域构造环境和应力状态有关。随着新疆地区台站密度的提高,今后可以使用模板匹配方法提高触发小震事件的检测能力。(3)β统计值分析表明,于田7.3级地震、塔吉克斯坦7.4级地震前后一个月内,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于田7.3级地震、尼泊尔8.1级地震、阿克陶6.7级地震后1个月内,喀什-乌恰交汇区地震活动出现了显著增强变化。显示了强震产生的动态触发作用既存在面波通过后的即时触发,也有滞后一段时间的延迟触发。(4)除了塔吉克斯坦7.4级地震在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动态库仑应力变化与检测的小震事件、β统计值结果存在不一致现象外,其余4次6.7级以上地震产生的动态应力扰动与检测出的小震事件、β值结果显示,其对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和喀什-乌恰交汇区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影响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