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里的处女作《砖巷》在2003年一经出版便获得成功。故事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纳兹奈恩,出生于孟加拉一个村落的女人,十八岁时嫁给了大她二十二岁的丈夫,他把她带到了南亚移民聚居地—伦敦东部生活。这篇文本时间跨越十三年,从1988年到9.11发生后的一些事件。随着时间流逝,纳兹奈恩在砖巷中经历离家的岁月。最初到伦敦时她害怕走出公寓半步,但是慢慢地她开始接触一些邻居并最后做了缝纫活儿。在她从事她的工作期间,她遇到了她的情人,一个名叫卡里姆的孟加拉活跃份子。最后,她的丈夫回到了孟加拉,承诺要和她结婚的情人在他发动的一次罢工后消失了,纳兹奈恩和两个女儿独自留在了伦敦并学习英语。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得到了一份工作并开始养家。本论文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分析女主人公的成长。女性主义不能和妇女解放运动分开,特别是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它直接刺激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产生。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波”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英美国家的女性在1920-1928年间争取选举权的运动高潮。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妇女解放运动“第二波”中,女性逐渐致力于争取女性的再就业、受教育、政治和经济等权利,并继续讨论女性与文化之间的特性。在此和她们寻求无限自由的基础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形成。它以“性别”为出发点,揭露出女性在历史、文化和社会中的从属性,以及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它提倡以女性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父权制下的所有现象和价值体系。它不承认不遵从父权制强加给她们的既定的价值体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挑战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历史及审美观念,她们发现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主义,例如在男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歧视以及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权对女性作家的控制。她们致力于实现重新评价女性形象、寻找女性文学历史、挖掘女性语言及重建新的文学史的目的。这篇论文认为本小说是一部很精粹的成长小说,并将讨论女主人工—纳兹奈恩的成长经历。她从最初因受母亲影响而屈从与自己的命运,到后来变得独立,变成了无论家里还是社会中的“主体”。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为基础,本论文旨在阐释妇女经过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重新获得自主性,可以获得她们的独立和自己的身份认同,就像阿里展示给我们的女主人公纳兹奈恩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