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系统的扩展开发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翅片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在制冷、空调、化工等工业领域被广泛采用的换热器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整体系统性能,对改进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型式,推出更加节能、节材的紧凑式换热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的换热器产品的开发遵循“设计-制造-实验-改进设计-制造-实验” 这样的过程。这种方法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已越来越不适合现代生产的需要。利用现代仿真技术,在局部范围内取代复杂的实验,使得产品遵循“设计-仿真-修改设计-仿真-制造-实验”这样的过程,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我们课题组在丁国良教授的领导下,与日本富士通将军公司展开合作,现已开发了一套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系统。 本文针对这套已开发的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系统,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扩展开发,进一步地完善了原有的换热器仿真系统,使得仿真系统的仿真范围更宽广、仿真功能更强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换热器产品的实际开发和设计。 本文针对原来的换热器仿真系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扩展开发,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引入数据库技术建立了翅片类型和换热管类型的数据库,并扩充了换热器的仿真模型的结构,使得仿真系统能够对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翅片类型或换热管类型的多联换热器模型进行仿真;其二,对换热器仿真模型中的方向基准重新进行了定义,使得换热器仿真系统能够对具有多种风向形式的多联换热器的模型进行仿真;其三,增加了换热器优化设计模块,扩展了原来的换热器仿真系统的框架,增强了仿真系统的功能;其四,提出了对单组分制冷剂过冷区物性隐式拟和显示计算的方法,并给出了四种常用的单组分制冷剂在过冷区的简化计算公式,使得换热器仿真系统的仿真计算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仿真计算范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经本文扩展开发后的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日本富士通将军公司,实践证明,该仿真系统有效地缩短了翅片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周期,提高了换热器的设计效率。
其他文献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煤炭大量开采和低效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水煤浆是一种低污染、高效率、流动性能强的代油清洁燃料。本文针对广东省南海发电一厂670t/h超高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采暖总面积不断扩大,冬季采暖能耗巨大。为了减少建筑能耗,并满足人们对室内舒适性的不同需要,热水采暖须采用能分户控制、分室调节、分户计量
研制大功率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是电力行业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重大举措。采用先进的大焓降叶片设计方法,减小叶型损失,是降低通流部分级数,提高机组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超超临界机组中的某级动叶和静叶不同叶高的叶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平面叶栅的实验测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基于雷诺数效应的叶型损失及三维叶栅气动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低速风洞实验台进行了平面叶栅的吹风实验。实验结果包括在
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已日益广泛,而夹层式热水器是一种新型的产品,在这类热水器的试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不用水的情况下连续曝晒会造成夹层内压力过大,甚至使得热水器端
可持续生计框架对旅游案例地方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西江千户苗寨发展旅游前后的生计资本变化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当地居民进行旅游影响感知分析,发现可持续生计与居民
氧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在人的生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组织中氧浓度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大多数检测方法都只能测试某一时刻的组织氧浓度,限制了学
混合工质变浓度容量调节是指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组成特性,通过改变系统中混合工质的浓度配比,对系统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进行调节。与其它容量调节方式相比,这种调节方式不产生附加能量损失,并且可以避免变频压缩机所存在的共振、密封不良等诸多问题,可以获得更好的调节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法,克服了原有系统的缺陷,并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这种新型混合工质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研
内燃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的各项生产生活,它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研发出高效率、低排放、低油耗的内燃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
汞具有剧毒性、高挥发性和生物富集性,是一种全球性污染元素。燃煤汞排放被认为是大气中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烟气中的汞主要有3种形态:单质汞(Hg0)、氧化态汞(Hg2+)和颗粒态汞(Hgp),Hg2+易溶于水,绝大部分可通过湿法脱硫设备得到脱除,Hgp易于被除尘设备所捕获,单质汞由于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和较差的水溶性而不易被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所脱除。利用
聚合物电纺纤维具有连续均一、疏松多孔、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结构,极好地模拟了细胞外基质,利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将携载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电纺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在为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