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在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作用、主渠道作用和载体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有力地坚持和运用,更广泛地学习和传播,更有效地创新和发展,在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基础和前提的,以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道的表现形式,把外在的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理想与信念,从而真正的认识并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在实际生活中更广泛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主要观点思想和方法理论,在实践中指导自身的过程。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顺应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经济管理学、传播学、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 1000份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进一步进行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认为当前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中存在动力机制尚显不足、传播机制运行不畅、制约机制仍然欠缺和各机制协调亟待顺畅等问题,认为这些问题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教学人员重心偏移、传播手段落后保守、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以及教育与实践联系不密切等原因息息相关。针对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动力机制,积极拓宽传播渠道和形式,建立健全实践机制体系,优化各实践机制之间的运行模式,协调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更有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