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体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认知的差异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不再是社会上的“稀有品”,研究生就业形势也随之愈发严峻。其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由于学科、社会和自身原因在就业市场中更是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在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众多因素中,其就业能力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社会主体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认知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三方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后期的访谈。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主体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表现评价有差异。整体上,三方主体对职业态度的评价最高,对求职能力的评价最低。其中,评分最高的项目集中在普通话技能、忠诚、诚实和责任心上,评分最低的项目集中在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三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教师对专业能力和求职能力现状的评分显著高于学生,学生对通用能力现状的自评分数显著高于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对职业态度现状的评分显著高于用人单位。2.不同背景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存在差异。其中,男生和女生在不同项目上的优势不同;高年级学生在部分项目上的分数明显高于低年级;工作经历的影响不明显;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分数普遍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3.不同主体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评估差异不显著。整体上,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教师对就业能力四个维度重要性评估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专业能力、职业态度、通用能力和求职能力,而且不同主体在对各个维度重要性排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就业能力的一些具体项目上,不同的主体有一定的侧重,如学生更重视学习能力,而用人单位更重视团队合作能力。本研究认为社会主体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的认知差异是基于不同的环境和立场,因此三方主体应该正视这种差异,并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应该认真撰写论文,提升综合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培养集体意识;正视性别差异,发挥自身优势;高校应该关注研究生就业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引入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建立就业能力档案,记录学生的能力成长;用人单位应该及时与高校进行沟通,反馈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正视毕业生能力不足现状,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岗前培训。
其他文献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在发达国家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为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入了解德
介绍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原理、脱硝供氨系统设备,并对主要设备的逻辑保护进行了分析;对脱硝系统运行中的重点异常事故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并对设备运行控制方面提出了
<正>随着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的不断变革,Ipad等新媒体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重视。但实际教学中,Ipad的应用还受限于素材、科目、教师能力等多方面,尤其在语文教学兴趣激发
本文详细探讨了茶叶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茶叶园林设计的几种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休闲旅游合一的茶叶园林设计意见。
研究生资助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保障研究生教育公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及满足党和国家对高层次、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受政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0世纪上半个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化教育交流碰撞史。各种教育流派不断涌现,各种教育思潮交相辉映,西学渗透,东学嬗变,理念更迭,制度变迁。在这样一个时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推进,当前研究生培养已进入全面收费阶段,即针对2014级及以后所有被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都需要自行缴纳学费。同时,国家也进
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并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中大多数的毕业生就业能力不高,虽然影响大学生
<正>一九六九年的一个初春之夜,一名瘦弱的少年在稀疏的星星陪伴下摸黑疾行于粤北的山道上。此刻,他的心情异常复杂:既因好消息的传来而兴奋不已,又对黑压压的南岭山脉传来的
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跨学科考取研究生也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成为研究生队伍中占比不小的一部分特殊群体。虽然跨学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