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探讨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为临床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骨内科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骨内科病房1157例出院病例,其中老年骨科住院患者(≥60岁)1044例,通过逐一查阅病历,收集原始数据资料,进行登记、分类、制表整理、输入计算机并逐项核实记录后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统计分析时计算发病率,采用卡方(χ2)检验(包括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各暴露因素不同水平的发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044例老年骨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7例、125例次,医院感染率11.21%、例次感染率11.97%;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牵引眼,分别占71.20%、13.60%、12.80%。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感染(P=0.000<0.05)。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发生季节以第一季度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季度(P=0.000<0.05)。共分离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6株占67.61%,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分别占19.72%和14.79%;革兰阳性菌31株占21.8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9.15%和4.93%;真菌15株占10.5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与老年骨科住院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骨折、手术、骨牵引、留置尿管天数、尿管插管次数、其他置管、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骨质疏松症、低蛋白血症、贫血、脑萎缩)及基础病种数等15种因素有密切关系;留置尿管与总体感染率无直接相关性,但与尿路的单部位感染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是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8种,包括:性别(OR=0.570,95.0%CI0.332-0.980)、住院天数(OR=2.626,95.0%CI1.795-3.842)、骨牵引(OR=3.255,95.0%CI1.692-6.261)、尿管插管次数(OR=3.573,95.0%CI2.482-5.144)、其他置管(OR=0.461,95.0%CI0.241-0.883)、冠心病(OR=2.917,95.0%CI1.526-5.576)、骨质疏松(OR=2.472,95.0%CI1.401-4.361)、低蛋白血症(OR=7.590,95.0%CI4.132-13.942).结论1.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高于一般的三级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控制在10%以下),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强化业务培训与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范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2.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多合并有内科原发基础疾病,由于住院、卧床时间长,加之骨折损伤及手术创伤与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导致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3.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低蛋白血症、尿管插管次数及骨牵引等8个暴露因素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4.老年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致。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保护易感染人群,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疾病,同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与感染环节干预,严格掌握创伤性检查和侵袭性治疗的适应证,加强消毒隔离,强化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