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梳理和考究太乙神针和实按灸的历史源流、制作及操作方法和临床适应症,为太乙神针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原有的太乙神针制作和操作资料基础上,通过温度试验进一步规范改良太乙神针的制作和操作方法;最后,使用太乙神针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其即刻缓解疼痛和伴随症状的情况。初步探讨灸法的量效关系,以期为将来实按灸、灸法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详细整理和考究古往今来收载有实按灸和太乙神针的医学全书、木草类及针灸类等古籍文献,仔细考究实按灸相关专著,着重分析太乙神针和实按灸的制作、操作、临床适应症的发展演变历程;通过以不同艾绒比例、不同药艾比、不同硬软度制作太乙神针,以不同起始按压时间、不同按压力度操作太乙神针,观察与统计其作用温度、燃烧时间、温度升高速度等方面的数据;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3组,其中实按灼痛组21例、实按温热组22例、悬起温热组19例,观察施灸前、施灸10min后、施灸20min后和施灸30min后三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COX痛经症状量表(the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的灸感变化。比较三组之间疗效规律的差异。结论:实按灸历经六百年的发展革新,逐渐构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组方制作和操作由多样化到统一化,主治范围由局限性到广泛性,实按灸的发展史是整个明清时代灸法发展革新的一个缩影。而太乙神针的历史发展轨迹比较清晰,呈现出初始的缓慢发展阶段、中段的迅速传播阶段、以及后期的现代总结、继承和创新阶段。目前太乙神针制作和操作方式实用性尚可,但仍有尚待改良之处。通过统计对比不同类型艾条的各方面数据,得出不同制作方法和操作方法对太乙神针作用温度、燃烧时间、速度和消耗量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各种艾条的燃烧时间及作用温度范围,得出最佳的太乙神针制作方法,并将其中一种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的施治载体。实按灼痛、实按温热和悬起温热这三种刺激方式在缓解原发性痛经方面有着相同的作用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同的作用偏向性。实按灼痛刺激在治疗中度疼痛上疗效更为稳定,且能更为有效地缓解痛经伴“抑郁”症状;而实按温热刺激在治疗重度病例疗效快捷突出,在治疗痛经伴“腿痛”“眩晕”症状上疗效较悬起温热刺激为好。在灸感的引发方面,温热刺激容易使患者出现扩散型灸感,而灼痛刺激的灸感虽较局部,但容易诱发机体产生汗、吐、泻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