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生长发育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163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使用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glucocorticoids,ICS)治疗1年对轻中度哮喘儿童生长发育及肺功能的影响。生长发育观察指标为身高、体重、骨密度(BMD)及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肺功能观察指标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率(FEV1/FVC%),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青医附院小儿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70例轻中度哮喘儿童作为治疗组,女性6.0~10岁;男性6.0~10.5岁,确诊后均规范吸入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44例哮喘儿童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1吸/次,2次/d,26例哮喘儿童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1吸/次,2次/d,定期门诊复诊,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当哮喘儿童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明显缓解6个月及以上,降低ICS剂量25%~50%,逐渐减量至停药。治疗期间若有急性发作,改为特布他林1m L,布地奈德1m L,异丙托溴铵1m L三种药物联合雾化1周,症状控制后按之前方案继续治疗。本研究入组患儿为轻中度哮喘,如治疗期间出现病情不缓解,积极寻找病因,如感染因素、过敏因素,在治疗哮喘的同时给予病因治疗,治疗效果好,无不缓解者。本研究观察哮喘儿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后的身高、体重、骨密度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25-(OH)D、骨钙素的变化作为反应骨代谢的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肺功能检查,选取FEV1、FEV1/FVC%作为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1.治疗组哮喘儿童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身高、体重与同期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后身高生长速率(GV)、体质量增长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哮喘儿童在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BMD与血清25-(OH)D、BGP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53、0.255、0.769,P>0.05)。3.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3、6、12个月在各时间点均比治疗前FEV1、FEV1/FVC%水平明显上升(P<0.05)。在治疗后的第3、6两个月的时间点上FEV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FEV1/FVC%比较有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两指标均明显上升,与治疗12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70例哮喘儿童按正规指导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痛、头晕,心动过速,肌肉震颤,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低剂量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对哮喘儿童身高、体重、骨密度及血清25-(OH)D、骨钙素无显著影响,且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房颤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发房颤的患者50例(n=50),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体重50~75kg,心室率≥90次/min,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C组(对照组,n=25)和D组(右美托咪定组,n=25)。实验药物:给予麻醉诱导药物前10min以微量泵输注方式
【目的】通过抑制高表达mi RNA-135b乳腺癌细胞系中mi RNA-135b的表达观察乳腺癌细胞系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变化并探讨mi RNA-135b可能调控的靶基因。【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mi RNA-135b在正常乳腺细胞系Hs578Bst及乳腺癌细胞系Hs578T、MCF7、HCC1937、MDA-MB-231、MDA-MB-453、BT-549和MDA-MB-468
目的脓毒症是ICU最常见的死因,其死亡率高,预后差。尽管随着国际指南的提出及修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然而其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预后不理想。因此,本文旨在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临床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视角。方法36只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S组、FO组及对照组,每组9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给予3组脓毒症大鼠行颈静脉置管便于液体复苏及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依达拉奉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血糖和血乳酸的变化,研究探讨依达拉奉对长时间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0例,ASAI或II级,年龄35~75岁,性别不限。运用随机的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以及空白对照组(C组),其中E组在行气管插管后随即以60.0mg/h的速率进行静脉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in,然后再以7.5mg/h的速率
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与石棉接触有关,中位生存期为8-14个月。在2016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发布了 MPM 第八版TNM分期系统,目前的分期方案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需其他数据集进行
目的:观察SW480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后β1整合素表达变化,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方法:10 ng/ml TGF-β处理SW480结肠癌细胞72h诱导并检测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化前后癌细胞β1整合素m RNA和蛋白的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化前后SW48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结果:上皮间质转化后结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IIB-IV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大体肿瘤体积GTV三维体积变化对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筛选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符合入组条件的经过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62岁。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AJCC2002年公布的TNM分期:其中IIB期1例,IIIA期8例,III
研究目的:在所有人类癌症中,肺癌是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五年生存率仅为23%。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致病分子机制仍未知。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鉴定和验证具有非小细胞肺预后价值的关键预后基因。研究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包含腺癌患者(LUAD)以及鳞癌患者(LUSC)的四个 GEO 数据集(GSE18842,GSE33532,GSE6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均为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由于两者各自的常见性和多发性,同时发生于同一个患者的几率很大,两者同时并存又被称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OS),大量研究显示,OSAHS与COPD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一方面OSAHS合并COPD后,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从而加重肺功能损害;另一方面,COPD亦能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45~60岁,ASAⅠ~Ⅱ级,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良好。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DEX组(D组),每一组各3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负荷剂量为1.0μg/kg,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