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常BAOR和预条件下二级迭代法的收敛性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经常利用常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作为数学模型.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最终归结为求解一个或多个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此时方程组的求解常采用数值迭代法与计算机工具相结合,迭代法能够充分利用大型矩阵的稀疏性,不仅程序实现较简单,还能节省计算机存储空间,因而迭代法是解大型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很实用的方法.1985年O’Leary和White提出了多重分裂迭代法,而二级迭代法是多重分裂的特殊形式。二级迭代法就是由内外两个迭代过程嵌套而成,其中的内迭代法可避免低效的方程组精确求解,达到节省存储单元、加快收敛速度的目的.本文采用了经典AOR与二级迭代法相结合,预条件矩阵作用下再进行二级迭代法两种处理手段来求解稀疏线性方程组,并分析其收敛性,给出收敛性定理并模拟数值实验.以下为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以及前人所取得的结论.第二部分是预备知识.主要给出了矩阵、迭代法以及二级分裂的相关基础知识.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结论之一.讨论了当外迭代法为BAOR迭代时二级分裂迭代法的收敛性,并从理论上估计了收敛所需的最小内迭代次数,并给出了相关数值算例.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之一.讨论了在预条件矩阵的作用下线性方程组的二级分裂的收敛性,其中Aβα=(I+Pβα)A为预条件矩阵,Pβα是两条次对角线元素不为零,其余元素都为零的矩阵.并给出了数值算例证明了相应的理论.第五部分是小结与展望.对本文做了总结并对二级分裂迭代方法的前景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正优化模型通常由目标函数或约束函数中的参数定义。设计数值算法的目标是用于求解这些参数的值给定时的优化模型的解。然而,来自工程,管理和金融领域的很多问题中,只知道参
本文针对贺兰山东麓砾石土区域不同滴灌方式及水肥条件对酿酒葡萄的影响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与正交试验,系统的进行了不同滴灌方式及水肥条件对酿酒葡萄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研究,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高效节水灌溉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方式及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生长、光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膜下滴灌高水(A3
通过审查视角的扩张,将立法阶段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法律草案合宪性的控制也纳入合宪性审查的范畴,是对法律草案展开的预防性审查,其与对生效法律的事后审查相对应。审查基准作为对法律草案合宪性判断的实质性依据在我国的确立不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备可行性基础。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54份立法文件的梳理,不难发现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包括“一致性”“适当性”“没有宪法依据”在内的一些合宪性审查基准。但是也暴露出审查
目的:探究FGF21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与消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只6-8周龄(180-200g)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给
本文以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进行甘油歧化生产1,3-丙二醇(1,3-PD)的间歇到连续发酵过程为背景,基于发酵过程中出现的时滞现象,考虑甘油被动跨膜运输,1,3-P
DNA作为人类遗传基因的重要承载者,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及繁衍生息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DNA的神奇作用远不止如此,它也可以作为原料来组装一些新颖的用传统方法几乎无法实现的
以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修剪方式施加机械胁迫,通过全基因组茉莉酸相关功能基因检索,并以机械胁迫下转录组测序辅助筛选,结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分析等研究手段,对日本结缕草中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机械胁迫响应较强的基因进行表达验证,以分析日本结缕草中茉莉酸途径在修剪后的应答特征。借助响应于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搜索及功能性转录调控
舞蹈角色的塑造是舞蹈作品的重点和核心,如何优化及提出有效的舞蹈角色塑造方法、创新新颖的角色塑造方法以及明确舞蹈表演中角色塑造的内容和过程,是笔者长期以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对个人学位专场晚会作品中角色塑造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分析实际案例的过程出发,对角色塑造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提出体味、融合、呈现三种舞蹈角色塑造方法,并将此方法
碳原子因其独特的成键方式,结构非常丰富,能够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富勒烯C60和碳纳米管被视为零维和一维纳米材料的典型代表,在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超导材料、超硬合金、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不可逆的丢失及路易小体(1ewy body,LB)的形成。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在50岁之后逐渐升高,在85-89岁达到峰值(男性1.7%;女性1.2%),在GBD2015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