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牙缺牙区牙槽嵴宽度不足、缺牙近远中间隙较小时临床上可采用小直径种植体植入,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风险。由于其直径较常规种植体减小,当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后,冠根比增加,小直径种植体发生机械并发症风险极大提高,容易出现种植体的折断。临床上在选择小直径种植体时,临床医生一般考虑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以期降低种植后短期或长期的机械并发症;不同材料强度的种植体对其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如何,本研究通过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三种不同材料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实验通过对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并接受单颗切牙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植入(直径3.3mm,长度10mm)符合纳入标准且资料完整者共计60例(其中钛锆种植体20例,纯钛种植体20例、TiAl6V4种植体20例),进行常规种植及修复,并对患者术后1、3、6、12月的根尖片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种植体边缘骨组织高度,对比三组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术后不同时期边缘骨吸收量的情况及种植术后12个月的成功率。结果:种植术后12个月内,60枚小直径种植体,均未感到疼痛或压痛;无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无渗出物史,无种植体折断。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水平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种植术后1个月,钛锆组边缘骨吸收量为0.14±0.05mm,纯钛组为0.19±0.07mm,TiAl6V4组为0.56±0.15mm,各组的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F=2.887,P>0.05);种植术后3、6、12个月,钛锆组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25±0.11mm、0.31±0.18mm、0.47±0.22mm,纯钛组分别为0.35±0.13mm、0.49±0.21mm、0.63±0.29mm,TiAl6V4组分别为0.81±0.37mm、1.04±0.35mm、1.24±0.41mm,TiAl6V4组3、6、12个月边缘骨吸收量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钛锆组和纯钛组3、6、12个月边缘骨吸收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在种植体植入后12个月内周围边缘骨吸收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吸收增加。结论:通过对60例三组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在切牙区缺隙较小及水平骨量不足时的种植术后1-12月的临床观察,三组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临床均获得成功;钛六铝四钒组与纯钛、钛锆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组相比,术后3、6、12月周围边缘骨吸收有差异,钛六铝四钒组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明显高于纯钛、钛锆组;钛锆组和纯钛组3、6、12个月边缘骨吸收量无明显差异;三组小直径骨水平种植体术后12月时,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均位于种植成功标准范围内。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离、培养、鉴定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 DPSCs),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单独应用、联合应用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成牙本质分化的影响,以期为TGF-β1、MTA促进体外培养人牙
学位
目的:观察胸段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根治性放疗/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变化与心脏受照剂量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学位
目的:骨性Ⅲ类偏斜畸形是一种表现复杂,临床矫治困难的错畸形,其发生发展一般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颅底作为颅面复合体的一部分,其与错畸形的内在联系一直受到正畸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基于锥形束CT(CBCT)检测数据,系统性研究成人骨性Ⅲ类偏斜畸形患者颅底与下颌骨形态特征,进一步探索成人骨性Ⅲ类偏畸形患者颅底形态与颌面骨骼对称性的关系。方法:1.选取2015-2021年间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学位
目的:体外建立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混合生物膜模型,研究不同参数下光活化消毒(Photo-activated disinfection,PAD)技术对混合生物膜的影响。方法:1.构建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混合生物膜模型将相同浓度的白色念珠菌标准株SC5314和热带念珠菌标准株ATCC750以1:1比例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和玻璃底细胞培养皿,以此培养混合生物膜。通过银染色结合光学显微镜、FITC-
学位
目的:牙周组织再生对于修复牙周软硬组织缺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而选取合适的种子细胞是实现良好再生的前提。近年来,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Dental-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的发现及应用使牙周组织再生取得了关键进展,这些干细胞主要来源于牙龈、牙髓、牙周膜、脱落的乳牙、根尖乳头及牙囊组织。而在诸多细胞中,人牙龈干细胞(Human gingival mese
学位
目的:唾液腺功能退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唾液腺退化仍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自体腺上皮样细胞注射为解决唾液腺功能退化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本实验旨在研究牙髓干细胞诱导来源腺上皮样细胞与腺上皮细胞及牙髓干细胞之间在超微结构上的异同之处及其功能变化,为再生医学治疗唾液腺功能退化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1.原代细胞的培养与鉴定1.1牙髓干细胞培养与鉴定:收集人牙髓组
学位
目的:探究人颌骨间充质干细胞(Human jaw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hJBMSCs)的体外培养方法,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上、下颌骨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比较,为颌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实验分组根据实验取材位置不同,进行如下分组:hJBMSCs-U
学位
目的:测定不同能量的铒激光(Erb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Er:YAG laser)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human 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h SCAPs)增殖、迁移和早期成骨分化的影响,为Er:YAG激光辅助年轻恒牙根管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1.不同能量的Er:YAG激光对h SCAPs增殖能力的影响:选用第4~
学位
目的: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炎性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veolar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Al-BMSCs)经过Er:YAG激光、Nd:YAG激光及双波长激光照射处理后接种于钛片表面,应用CCK-8法、扫描电镜观察(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y,SEM)、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
学位
目的:培养及鉴定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并通过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生物材料iRoot BP Plus诱导牙髓细胞分化成为成牙本质样细胞的过程中,BMP-2、iRoot BP Plus及BMP-2与iRoot BP Plus联合分别对牙髓细胞增殖、分化方面的影响,为活髓保存提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