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D?rnyei提出二语动机系统,强调理想二语自我作为该系统的核心要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外语语境下的英语学习。形象和感觉作为构成这一要素不可或缺的成分也备受关注,进而引发如下假设:理想二语自我、感知偏好(包括视觉学习风格、听觉学习风格、动觉学习风格和触觉学习风格,其中后两者可合并统称为动觉学习风格)以及想象力三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为了验证这一假说,Al-Shehri 2009年对视觉学习风格、理想二语自我、想象力和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偏好视觉风格的学习者拥有强大的想象力,进而能够创造出有效的理想二语自我,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之后,二语研究者拓展了该研究成果,把听觉学习风格和动觉学习风格(内含触觉学习风格)纳入研究变量,而且研究对象也开始多样化,涵盖来自不同国家的中小学生群体。但这些研究对感知学习风格的作用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且没有涉及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也忽略了英语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据此,本研究试图通过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我国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理想二语自我、感知学习风格(触觉学习风格除外)及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同时,为了明确Y.-T.Kim(2009)在研究中提及的“不同年龄群”的范围,本研究将英语学龄也纳入研究变量。研究问题如下:1)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在感知学习风格、理想二语自我和动机行为这三方面有什么差异?2)英语专业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与理想二语自我和动机行为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英语学龄和这三种因素有无关系?3)感知学习风格和理想二语自我中,哪一种因素对动机行为有最强的预测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共收集210份问卷,有效问卷197份。其中,104份来自某直辖市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大一学生,93份来自该市某商业大学英语专业大三学生。问卷数据经由SPSS 19.0处理并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描述性数据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皮尔森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两个年级的学生在视觉、动觉学习风格及动机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听觉学习风格和理想二语自我这两方面差异不明显。这说明一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更喜欢视觉和动觉学习风格,而且更致力于学习英语。2)三种感知学习风格包括视觉、听觉、动觉学习风格都与想象力、理想二语自我及动机行为正向相关。其中,视觉学习风格和动机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最高。然而,年级不同,相关程度也有所变化。研究发现,就一年级学生而言,那些喜欢视觉学习风格的学生相较于倾向其他两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学习英语更努力;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那些喜欢视觉学习风格的学生学习英语最积极。此外,英语学龄与感知学习风格、动机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联。3)视觉学习风格、理想二语自我、想象力及听觉学习风格都能够有效地预测动机行为。其中,尤以视觉学习风格的预测作用最强,理想二语自我的预测作用最为稳定。本研究证实了视觉和听觉这两种学习风格在构建理想二语自我及增强动机行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重新认识了动觉学习风格的作用。此外,通过强调提升动机行为的诸多方法,本研究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及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