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已成为保障民生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公共设施是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核心物质基础。对各类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布局是实现居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益性公共设施的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内涵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里,都应该有公平、平等地享受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是一种“以人为本”规划理念的体现。但在内蒙古草原牧区,由于地域辽阔,草原城镇呈现出松散、规模较小等“离散型”地域特征,以教育、医疗、文体、社区服务为主的公共设施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很难满足当地城镇居民及周边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求。尤其像苏木(镇)、嘎查(村)级别的牧区村镇,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公共设施无法进行集中建设和高效使用,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对于公共设施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蒙古地区草原城镇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处于基层的苏木、嘎查级别的公共设施研究更是少有涉猎。因此,本文选取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城镇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正镶白旗、多伦县作为研究范围,以其所辖苏木、嘎查、浩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三个地区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对其公共设施使用现状和居民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公共设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制约因素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现行公共设施规划相关规划标准及指标体系,尝试提出一套适合于锡林郭勒地区草原聚落的公共设施级配体系、配建标准、营造方法及控制指标,以推动该地区建立符地域特征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逐步推进该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均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