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相对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而言,号称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格,认为理想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智、情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思想在语言教育的应用表现为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这一理念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教学重点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分组讨论日益受到师生的欢迎。分组讨论,作为分组活动的一种,目的在于使学生进行更多的目的语实际交流与运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小组讨论教学中,教师为了不干扰学生讨论,很少对小组讨论进行指导,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教师应该成为活跃的小组讨论成员”相悖,因而小组讨论的实施情况常常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教师无法有效控制课堂、学生缺乏教师帮助、学生缺乏参与热情、小组成员涣散、中文过多、对话经常偏题等。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大多与教师是否参与课堂讨论有关。基于这一认识,针对现在的教师指导模式,作者从人本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模式假定——教师浸入模式,即教师参与到分组讨论中,去引导、鼓励、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旨在研究此模式应用于分组讨论中,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以及教师浸入分组讨论的程度。研究于2007年秋季学期在西南财经大学进行,50名大二学生参与了这次研究,其中大部分为金融专业学生。收集数据的途径主要包括现场录音、调查问卷和访谈。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数理分析与规范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教师浸入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害羞、不自信的学生;(2)教师浸入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3)教师浸入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师浸入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5)教师部分浸入到学生的讨论中,能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