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投入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要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发展重视的民生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实现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政府推出了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有关国民的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且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目的:本研究通过选取政府卫生投入一方面——政府公共卫生投入,在分析全国公共卫生投入的基础上,以广西、四川作为主要对比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及研究、政策解读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建立公共卫生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绩效指标数据进行有效性、效率和公平性的综合分析及评价。分析绩效评价的结果,总结影响我国公共卫生投入绩效的相关因素,并依据相应的绩效评估理论,提出优化我区公共卫生投入绩效水平的政策性建议,提高政府公共卫生投入的科学化水平,为更好的完善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机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建议。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绩效评价方法对定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探讨问题成因并得出相应结论。 结果:(1)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尚不够深入,政府公共卫生投入整体绩效水平不高,各方面监管体制尚未完善;(2)通过对各省份进一步深入分析,从资源因子、产出因子、效率因子、发展基础因子及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公共卫生投入绩效水平的原因;(3)依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普遍发展较好,故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呈现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 结论: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公共卫生投入,提高投入效率,合理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实现公共利益增长。以推进人事编制管理改革为重点,控制公共卫生机构总量盘活存量。引导民众健康生活方式,唤起全社会的健康防病意识。建立有效的财政监督考评机制,加强绩效管理,确保公共卫生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