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公共问题不断涌现,为了进行回应性变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许多地方政府通力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共赢。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协商的结果,依照合作协议的规定进行合作。当前,就我国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而言,不论是缔结还是履行阶段中体现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色彩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法治化始终是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公共问题不断涌现,为了进行回应性变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许多地方政府通力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共赢。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作为协商的结果,依照合作协议的规定进行合作。当前,就我国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而言,不论是缔结还是履行阶段中体现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色彩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法治化始终是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以及其效力如何实现,关系到横向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展开、发展和深化。但是立法层面的规定缺位、自身内容的规范性欠缺等因素的交叠极大削弱了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本应发挥的实践效能,故而需要使其效力得到补强、功能得到最大化彰显。首先,关于政府间的区域合作协议的概念问题。为了走出概念之争而更加务实地面向实践需要,对相关的概念首先进行厘清。建议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签订的行政合同仍称作行政协议,而行政主体之间相互缔结的行政合作合同则称作行政协定。这两个概念则都包含在行政契约这一大概念之下。其次,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效力与一般的行政行为或行政合同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对缔约行政机关管辖区域内的公众和相关的利害关系人而言,是需要通过采取具体行政行为或是制定行政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来落实的。同时作为一种对等性的行政契约,它的订立过程更加充分的彰显了缔约双方平等协商的合同属性。再次,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对缔约的各方缔约机关而言显然具有效力,而关于区域合作协议是否对缔约方区域内的公众产生效力,公益影响私益是合作协议对区域内公众产生效力的效力基础,同时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对区域公众具有的是间接的效力。而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真正能够被适用和被实施,离不开效力实现的机制。以生效机制、责任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这三大效力实现机制为依据和线索,选取我国各大区域的五十份合作协议文本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协议文本显示出一些问题:效力内容约定不明、责任规定不明晰、纠纷解决不够多元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削弱了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效力,最终只会阻碍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作用发挥和政府合作的推进。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了补强我国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效力,有必要对三个机制进行完善:第一,完善生效机制:一是在合作协议文本自身明确效力内容,提升文本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二是完善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批准备案程序,合理判断合作协议内容进行区别处理,同时制定批准与备案的制度化方案。第二,健全责任机制:明确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主体的履行责任,其违约责任设定应有所选择,应当是一种更为间接的孤立制裁的责任形式,同时要通过上级政府与人大对缔约主体的监督以及缔约主体区域内公众形成的压力机制来进一步促使缔结协议的主体履行责任。第三,促进合作协议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纠纷问题上,一般并不直接涉及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害,本质上属于行政权内部的纠纷,故应交由行政系统自行解决。补强政府间区域合作协议的效力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合作协议在实践中被得以履行,而且能够促进我国区域法制协调的真正实现。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下,海量数据迅速增长,特别是非结构化的文字数据尤为惊人。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热议话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处理大规模数据提供了智能工具。事实认定作为审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代表着最为严肃的司法活动之一,其能否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为审判活动提供智能辅助,成为智慧司法建设中的重要工程。挖掘是应用某种工具向下挖以发掘有用知识。日常的论证挖掘是一个分析、归纳的过程,它按照“找要素—
《中华帝国全志》(A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Chinese-Tartary,together with the Kingdoms of Korea,Tibe,etc.)“是法国汉学三大奠基著作”之一。此书继承并总结了耶稣会士时代传教士带回欧洲的中国知识,也影响了启蒙时代西方开启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批判。此书中还总结了16世纪以来西方的中国法形象,
本文以N县家事法庭为田野,以当事人与司法人员的互动为研究对象,沿着纠纷发生学脉络,从离婚纠纷进入法院视野到离婚纠纷的调解与判决过程观察并展示离婚纠纷审理中法官如何运用司法策略来实现司法目标。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当事人离婚的原因不同。年轻人初涉婚姻,不管是婚姻的缔结还是解体过于轻易;夫妻结婚时间到达一定长度之后因为彼此倦怠、疏于情感修复产生矛盾;老年人可能为了自我解脱和自我补偿执意放弃持续良久的婚姻。
虽然媒体经常报道教师滥用教育惩戒权,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不用教育惩戒权的情况日益突显。既有研究没有系统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如何导致教师不用教育惩戒权。本文基于教育场域的理论视角,论述教育惩戒权合法性流失导致教师不用教育惩戒权。教育惩戒权的虚置是指教育惩戒权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以教师的主观状态为标准,教师不用教育惩戒权可分为教师不敢和不愿行使教育惩戒权。教育场域内,一方面,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教师的权威消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成效显著,制度覆盖率已达90%以上。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一方面,养老金收入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的养老支出压力,居民会降低预防性储蓄,从而使得家庭有更多的资产投资于金融市场。另一方面,社会养老保险补偿了劳动者退休后的收入损失,降低了收入风险。家庭未来的财富水平增加,这种心理预期会使得家庭增加当期的消费和投资。随着养老金待遇的不断提高,社会养老保险
人类基因编辑的发展与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机会和利益,但不可讳言其同时亦内含多重社会风险。人类基因编辑的法律规制是现代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亦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既使人类基因编辑的研究和应用增进公共福祉,又避免让社会公众无助地暴露于人类基因编辑的风险场域中,维续发展与安全之平衡,是法律规制人类基因编辑的核心关照。根植于人类基因认知发展史的人类基因编辑技术
平台的原始形态是一个网络信息系统,本质上是运用技术手段和交易规则实现对信息流的传播与管控。在互联网经济腾飞的态势下,平台渐渐化身为虚拟的交易空间,不断将不同领域和行业相连接并提供相应的交易服务。而电子商务平台因其中立性和技术性特征,通过交易规则的制定,事实上支配着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买方和卖方通过使用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技术支持以及市场空间而愿受交易规则的约束。由此,平台的私权力产生。然而,无制衡
我国《民法典》见义勇为制度在规则设计上充分尊重了见义勇为人和受助人的行为自由,它实际采用了一种温和的激励机制。总体而言,见义勇为制度的目的导向和温和的调整手段巧妙融合起来,但它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制度效果,这在于目的和手段在规则设计上的融合并非总是相互促进,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掣肘。突破这种规则的自我限制需要回归法理,在对规则设计的法理分析中探索出可行的制度完善路径。从法理看,见义勇为制度
当前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经落地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提高治理效能等方面发挥了其制度优势,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消极效应。为此,一方面,要厘清构建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和当前制度设计,明确制度运行中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的相互关系及其权力运行边界,其中特别要着重关注检察机关在其中的法律地位及其诉讼角色。另一方面,要对各地涌现出来的案例和司法政策进行总结和
近年来,随着地方人大监督法院的现实需求加强,地方人大积极探索人大监督法院的新形式。自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将专题询问运用到监督工作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之后,地方人大也开始探索将专题询问运用到对法院的监督工作中。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专题询问之后,地方人大专题询问法院的形势愈演愈烈。但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监督法》并没有出现有关专题询问的具体条款,也没有法律层面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