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早己悄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也是发达国家维持其在全球经济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面对国际经济社会日益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见,知识产权对经济新常态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知识经济发展,从宏观上来说,需要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引导更多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个人加大发明创造的力度,进而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应对这一迫切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诸如《专利费用减缓办法》等专利资助政策,同时由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专利资助政策也应运而生。专利资助政策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一种政府根据一定标准、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对本国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特殊政府补贴。此政策旨在通过对专利申请、授权费用的资助来减轻专利申请方的经济压力,提高专利质量和申请量,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 重庆作为我国最年轻,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引领着西部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重庆市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自2008年实施专利资助政策以来,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较之前已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出现了专利质量下降、专利转化率低等问题。譬如专利申请人为获取专利资助,大量申请低价值或无价值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导致专利授权率和实施率偏低,这背离了通过专利申请资助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初衷。对此本文以重庆市专利资助政策这一重要问题为研究视角,在对重庆市历年来专利资助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存在的问题,探索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对策建议,完善有利于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技术创新资助政策,以深化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要求。故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重庆市创新型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总体上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对重庆市专利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及资助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研究,并在对国内外专利资助政策进行对比研究并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完善重庆市专利资助政策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