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们怎样做父亲?”——百年前鲁迅先生的呐喊与追问,在当今社会依然振聋发聩。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及“子不教,父之过”等传统父权观念的影响,“严父慈母”一直是我国传统家庭教养模式的主流,而文学、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的传播也在无形中固化了这一性别规范与思维定势。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内地家庭电视的普及,电视成为全民娱乐生活的主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电视荧屏上集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怎样做父亲?”——百年前鲁迅先生的呐喊与追问,在当今社会依然振聋发聩。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及“子不教,父之过”等传统父权观念的影响,“严父慈母”一直是我国传统家庭教养模式的主流,而文学、戏曲、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的传播也在无形中固化了这一性别规范与思维定势。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内地家庭电视的普及,电视成为全民娱乐生活的主导,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电视荧屏上集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慈父”:平等慈爱、宽厚耐心,与传统的父亲形象形成鲜明对照。慈父一方面表现为作品对角色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父亲的自我期许。那么,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何在?又为何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慈父形象的塑造有何深意?本文以2005年前后至今的内地电视作品为分析样本,通过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揭示慈父形象的演变、类型、特点与成因。把父亲从神坛上拉下来,传递平等的亲子观,是慈父形象的发轫。这可追溯到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1993),从爷爷傅明到父亲贾志国,暗喻了威严父权的式微。贾志国虽流露“慈”的意愿,但也会采取暴力手段,是慈父的“前奏”。《家有儿女》(2005)大体延续了《我爱我家》的喜剧风格,但“亦父亦友”的夏东海完全颠覆了观众对父亲的传统认知,夏东海开始与慈父划上了等号。从亲子关系拓展到家庭内的男女分工,“抚育型慈父”消解了“男外女内”的固有模式,是慈父形象的新发展,电视剧《小儿难养》(2013)与户外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2013)可为代表。与皆大欢喜的情景喜剧不同,《小儿难养》切中独生一代初为父母的痛点,观照社会现实基础上的戏剧化处理,塑造了抚育工作优于妻子的慈父江心。引自韩国的亲子节目在本土化过程中强化了反思家庭分工之意,节目制作与播出同步进行,因而受众市场反馈对于嘉宾的自我呈现和节目的内容走向具有直接影响。从虚拟的“人设”到现实真人的“角色扮演”,“亦父亦母”的慈父俨然成为为父之道。从消解“男外女内”的家庭分工,到“虎妈猫爸”的教育模式,慈父形象越发接地气。《虎妈猫爸》《小别离》《少年派》《小欢喜》等热播的电视剧,均传递了一个信号:应试教育下的母亲正变得日益焦虑和严厉,而与此相对的是父爱的“松绑”,父亲充当了家庭亲子关系中的“和事佬”,严父的形象日趋模糊。慈父形象的凸显,是中国内地近二三十年来社会变革的观照与缩影: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妇女的解放,家庭规模小型化,独生一代夫妻平权意识下对父职参与的期待与要求等,慈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分工、家庭结构及关系的变迁。而电视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洞察、观念上富有前瞻性的引导、对市场尤其是女性受众的迎合、二元对立强化戏剧冲突等,共同促成“慈父”在影像与现实中的互动。“慈父”的传播丰富了荧屏中父亲的艺术形象与审美体验,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以家庭为中心的慈父导向对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具有积极影响,而男性、父亲、夫妻关系等多元化的呈现也有助于形成更为开放、多元的社会心态,促使新的反思与调整。当然,“慈”与“严”并非截然对立,性别差异、父母角色也并非只有唯一的固定模式,对慈父认可接纳的同时,也需避免创作陷入新的思维定势与误区,为此,才能直面亲子教育的重大课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庞大的老年人群背后是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而养老服务产业供需匹配错位现象严重,其中主要表现在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而上升的医疗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在解决社会养老难题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实现医疗与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医养结合模式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以失能的年病患为目标群体,区别于传统养老护理服务,该模式以增添医疗服务为主要特征。这种养老模式上的创新为养老服务产业带来全新
材料技术是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物质基础,先进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可设计、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机载武器的结构中可获得优异的减重效果。本文根据机载武器的服役要求,综述了航空航天用热固性复合材料、热塑性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在机载武器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跨地域的全民共享。在这种环境下,社会化问答平台也应运而生,并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为成为用户贡献、交流和获取知识的新途径。社会化问答平台以“提问-回答-反馈”的用户内容生成模式为核心,用户的知识贡献意愿与行为对平台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社会化问答平台发展遭遇瓶颈,出现用户知识贡献意愿低下、活跃用户数量减少等问题,因此,探索研究
品牌成长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对品牌渐进式成长的研究上,而像华为、拼多多、滴滴等科技和互联网品牌的快速崛起为品牌快速成长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而品牌快速发展的理论正是现在许多中国品牌企业所需要的。本研究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品牌觉醒”,并将品牌创新力、品牌领导力、品牌觉醒这三个概念引入模型之中,提出了“品牌创新力-品牌领导力-品牌觉醒”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品牌首先要拥有其独特的
<正>1 PBL教学模式的概念与范式PBL(全称为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20世纪中期提出。这种方法是以显示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而后在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大学教育中都得到适用,继而被广泛推广到中小学的教育之中。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根本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性、开放式和研究探索型学习,该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目前这一理念面临着国际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阻碍。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由于具有双重文化的身份特点,是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分析并了解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现状,有助于从微观群体视角剖析如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传播与认同。本文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15名东南亚华裔新生代进行深度访谈,试图了解东南亚华裔新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经典名方济川煎指纹图谱,同时测定柚皮苷、新橙皮苷、β-蜕皮甾酮、松果菊苷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及建立其物质基准制备工艺,以全面评价和有效控制济川煎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3.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进行梯度洗脱;并对其物质基准制
健康信息素养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与整个社会及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居民目前健康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农村、老年人群等更为薄弱。通过对过往文献的梳理,基于“知沟”理论的动机条件模型和竞争解释模型,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出公众健康信息素养“知沟”理论模型。从社会经济地位、媒介接触和个体动机的角度着重考量公众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和弥合其
近几年,伴随着细胞基人造肉技术的突破与植物基人造肉商业化的加速,人造肉议题开始走入媒体的视野。作为创新型食品生物技术,人造肉技术具有提升动物福祉、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耗、解决肉类供应危机等潜在利益,但对于这种新型生物技术同样存在安全性、可行性以及伦理层面上的质疑。人造肉议题在微博的传播涉及政治、经济、伦理等多方面争议,是典型的争议性科学问题。本文以新浪微博上人造肉议题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