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根于中国大地的双基理论,是基于中国社会和文化语境下的历史抉择,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范式的转变,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引发了多元声音的交响,也因此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本文是基于对体现国家意志的纲领性文件——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分析和研究,来探寻“美术”双基发展和变化的踪迹,使教育工作者获得去除遮蔽的明晰,从“双基”与“社会情境”、“文化情境”相互作用的新视角出发,构建新的课程观、教学观,知识观,从而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自我,重建意义,形成文化自觉。本文着眼于历史,梳理解读了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双基的发展和变化,描述其动态发展过程,多角度地分析比较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发展,从横向上呈现我国美术课程改革的历程及其产生的影响,为新的视觉语境下美术基础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了当前教育学界对美术课程标准和双基的研究现状,以理论的视角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简要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具体的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这一文本的角度对“双基”的流动进行研究。根据其时代背景特点、性质及其内容将其划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功能本位下的工具基础(包括1950、1956年的教学大纲)、第二部分是学科本位下的技艺基础(包括1979年教学大纲)、第三部分是素质教育理想下的美育基础(包括1988、1992、2000年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学力基础(包括2001、2003、2011年的课程标准)。这四个部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第二章,从学科本体和教育理论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双基”流动的原因。从学科角度来说,在美术形式的不断更新和美术价值取向的共同作用下,“双基”才会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从教育理论角度来讲,是从现代课程观到后现代课程观、从表征主义知识观到生成主义知识观、从“过程—产出”的技术性实践到“对话—意义”的反思性实践、从应试学力到真实学力的共同作用下,双基才会得以“流动”。第三章,分析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双基”流动的影响。教材出现了多元融合,动态生成的现象,因此教师不再是僵化的知识传递者,而需要在问题情境中重建话语体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发现自我,建构意义,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走向“交响空间”。第四章,分析了当下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基础与“双基”的矛盾所在。当下文化语境所要求的美术基础是知识、态度、思维的同步发展,是国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是教育研究的根本性课题。从“双基”到“现代学力基础”的嬗变绝不是在二元对立意义上的两极转换与妥协,而是力求在不同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发展观之间寻求理想的阿基米得点。最后从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运用的角度简单论述了核心素养下的双基该如何重建。结语部分,以简洁地语言再次阐释了本文的观点,并反思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美术基础内涵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