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各国,税收流失一直是个难题。提高自觉纳税意识是比加大处罚力度更有效地减少税收流失的途径。提高自觉纳税意识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纳税行为。但对纳税行为的研究目前还很薄弱。以前关于纳税行为的系统研究主要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遵循行为经济学的分析逻辑,构建一个行为税收的理论框架分析纳税行为。行为税收的研究目的是从有限理性和有限自私的纳税人角度出发,进而揭示纳税人真实的行为选择过程及影响因素。本文将主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影响纳税行为的外部约束是什么?影响纳税行为的内部约束是什么?在内外部约束条件下,纳税人如何决策?第1章,导论。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逻辑与结构安排、论文创新与不足五个方面。第2章,行为税收分析的理论框架。行为税收理论对人的基本假定与传统纳税人行为理论有所不同。行为税收是建立在纳税人有限理性、追求经济和非经济价值目标这一假设之上的。现有纳税行为模型可以概括为四类,它们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本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吸收上述四种模型的合理思想,建构一个行为税收的基本理论框架。第3章,外部系统与纳税行为。本章回答了第1个问题——影响纳税行为的外部约束是什么?外部系统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特征两方面。这两个方面在传统的分析中常常被忽略,但它们是影响纳税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等五个纬度论述外部系统对纳税人行为的影响:(1)文化纬度。借鉴霍夫斯坦德的文化差异理论,提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等五个方面的差异使得纳税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行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经济人不会为了公平的目的而牺牲自我利益。按照这种逻辑,纳税人的最佳选择都是不纳税,达到不合作均衡。本文考虑纳税人的公平心理,构造了一个纳税行为博弈模型,得到不同于传统理性模型的均衡结果,并利用无差异曲线法说明纳税道德作为一种选择性激励方式的效果。(2)经济纬度。提出并论证了产权安排会影响纳税行为。当纳税人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护,认为政府并不能代表自己的利益时,纳税人就会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税收。纳税人运用这些手段时往往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税制的效率与公平会对纳税行为产生直接影响。(3)政治纬度。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民主的制度安排能够更好地克服这种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纳税人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税收的决定权和支配权有助于提高人们纳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良好的宪法大大有助于纳税人认可它的合法性,激发对它的忠诚感。纳税人监督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也是保证其委托的权利不被滥用的重要措施。信息不对称、监督成果的非排他性、委托代理双方权力不对称导致纳税人无法有效监督。纳税人进行有效的监督的方法主要有:搜集和披露信息以筛选代理人、设计条款合理得当的合约以及监督和检查代理人。纳税人在政治领域有以下几种与纳税相关的行为选择:投票、游说、寻租。本文构造了一个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纳税人集团之间争夺税收利益的竞争博弈行为,得出了在最终形成的税收政策均衡中可能会出现非效率政策选择的结论。建立了一个三方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纳税人的寻租行为,得到了纳税人选择监督与不监督和寻租人选择寻租与不寻租的条件,推出了博弈实现均衡时纳税人监督、政府官员接受寻租、寻租者进行寻租的概率。(4)法律维度。法律可以对税收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使其在既定的框架中运转。与税收相关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着纳税行为。中国和西方法律传统不同,税收法治状况有很大差异。税收法定原则是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对于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举足轻重。当税收法定原则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时,纳税人有更高的积极性纳税。权利的缺失使纳税义务的履行在许多情况下成为非自愿的行为。逃税、避税、抗税等行为有不少的认同者,加大了征税机关的征收成本。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要给予适当的处罚,这样有利于提高税收遵从程度。(5)社会维度。各阶层纳税人行为特征有所不同。本文提出了各阶层纳税人的分类方法,并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纳税行为特征。个体纳税人会受到群体的影响。群体对纳税人的影响有三种主要方式: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和价值性影响。影响纳税行为的参照群体主要有熟人群体、纳税人行动群体和魅力群体。本文将应用贝叶斯法则分析纳税人羊群行为的形成过程,说明了纳税决策“瀑布”的形成,由此推论出每一个纳税人都按照理性行事,后果却很有可能是不理性的。第4章,内部系统与纳税行为。本章回答了第2个问题——影响纳税行为的内部约束是什么?在外部约束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纳税人行为不同,这是由于纳税人的心理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为某个特定的纳税人所特有,影响其对特定类型纳税方案的感知,并因此而引起纳税方案选择上的个体差异。本文将构造一个纳税行为动机过程模型,剖析纳税人需要的构成,说明纳税行为动机的动态机制;借鉴认知行为理论分析纳税人的学习过程;提出纳税人知觉包括对刺激的选择、组织和理解三个方面,描绘了纳税满意成分的概念模型,说明纳税人是有限理性的,面对大量复杂的信息,纳税人很难计算出最优选择;提出纳税行为态度由三个成分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划分了纳税人风险偏好的类型,说明了纳税人对于风险程度不同的备择方案的偏好差异。第5章,纳税决策分析。本章回答第3个问题——在内外部约束条件下,纳税人如何决策?本文提出纳税决策系统是纳税决策支持、制定、执行、反馈四个子系统的统一,分三个阶段分析纳税决策行为:(1)决策前期。纳税人可能会尽量收集数据,以制定一个精明的决策。纳税人决策通常需要如下的信息:评价标准、合适的备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特征。纳税人往往需要在面对庞大的信息流的状态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判断与决策。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需要先把复杂情形简化到自己可以处理的水平,然后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纳税人采用的减少复杂性的直觉及其引起的相应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简化事实及其偏差、易得性及其偏差、锚定及其偏差。纳税人在判断中还表现出过度自信和厌恶模糊性的特点。(2)决策中期。纳税人所采用的简单决策规则可以划分为两种主要的种类:补偿性的和非补偿性的决策规则。传统纳税人行为理论较多采用预期效用理论作为纳税行为的描述模型。然而,纳税人常常系统的背离了预期效用理论的公理。本文将利用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期望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对许多违反预期效用理论的纳税行为进行分析。纳税人在风险条件下的选择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和评价阶段。纳税人常常把单个赌局与其他赌局分开对待。纳税人常常出现控制幻觉、失去控制等偏差。(3)决策后期。纳税人在决策后,会对决策带来的后果进行评价,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参照系。本文构建了纳税方案价值评价的概念模型,分析了影响纳税人认知失调程度的三个因素以及纳税人减少失调的两种方法。第6章,中国纳税行为的实证分析。我国纳税行为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从直接纳税行为方面来考察,与其他国家相比,逃税和避税行为相当普遍,造成了税款大量流失。从间接纳税行为方面来考察,随着各种税收利益集团的的形成,游说、寻租等活动有所增加。中国纳税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政治、税收法律制度、社会文化三个方面。本文提出纳税行为系统的优化对策:优化政府治理、优化税收法律制度、优化文化与社会环境。本文的基本观点如下:(1)纳税行为受到文化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结构、动机、认知、学习、态度等九个因素的影响。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纳税行为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纳税行为系统由外部系统、内部系统和纳税决策系统构成。这一系统既具有静态特征,同时表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2)文化差异使得纳税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纳税人的公平心理会影响纳税行为博弈的均衡。(3)私人拥有绝大多数财产的完全产权及其相反状况也会影响纳税行为。前者有利于让政府行为服从于纳税人的需要,从而提高纳税人的遵从程度。后者常常导致政府滥征税收,人民不堪重负,出现大规模的逃税甚至抗税行为,进而引起社会动荡。(4)在纳税人集团之间争夺税收利益的竞争博弈中,最终形成的税收政策均衡中可能会出现非效率政策选择。(5)法律可以对税收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使其在既定的框架中运转。与税收相关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着纳税行为。(6)在纳税人中会出现羊群行为现象,每一个纳税人都按照理性行事,后果却很有可能是不理性的。(7)在外部约束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的纳税人行为不同,这是由于纳税人的心理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为某个特定的纳税人所特有,影响其对特定类型纳税方案的感知,并因此引起纳税方案选择上的个体差异。(8)纳税人的信息搜寻是具有选择性的,判断会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纳税决策的制定和执行。(9)中国纳税行为系统的优化对策有三方面:优化政府治理、优化税收法律制度、优化文化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