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冈底斯带记录了青藏高原自古特提斯至新特提斯和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作用以来的构造-岩浆演化而备受地质学家的重视,数千平方公里的火山-岩浆带,为成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流体和物质来源,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南冈底斯带中段南缘,其南侧紧邻日喀则弧前盆地,行政区划属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荣玛乡。矿区的成矿地质环境是与新特提斯洋洋壳岩石圈的洋内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类似于现在的西南太平洋岛弧带。矿床类型属产于岛弧环境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其包括:1)产于斑岩体及接触带凝灰岩中的铜金矿体,目前发现有Ⅰ、Ⅱ、Ⅲ号矿体,以及Ⅳ、Ⅴ号矿化体;2)产于斑岩成矿系统外围的热液型金矿脉,目前仅发现洞嘎金矿。雄村矿区的成矿作用可以划分早、晚两期,早期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早期(166.9~179.3Ma),与170~184M侵位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形成Ⅱ、Ⅲ号矿体以及Ⅴ号矿化体等,属氧化性斑岩铜矿床,以形成大量的磁铁矿、石膏、缺乏磁黄铁矿为特征;晚期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157.8~165.8Ma),与162.4~172.9Ma侵位的晚期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形成雄村Ⅰ号矿体、Ⅳ矿化体以及洞嘎金矿等,属还原性斑岩铜金矿床,以形成大量的磁黄铁矿、缺乏磁铁矿和石膏为特征。矿床形成主要与早-中侏罗世新特提斯洋洋壳岩石圈的洋内俯冲作用有关,早期含矿斑岩体(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起源于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洋壳源区,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含钛矿物,以饱和水和高氧逸度为特征,其部分熔融形成饱和水、氧逸度高的长英质岩浆,导致角闪石英闪长玢岩出现钙碱性系列的富硅趋势,并冷凝结晶分离出氧逸度较高的氧化性含矿流体,形成氧化型斑岩铜矿床。晚期含矿斑岩体(晚期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起源于弧底部的新生玄武质岩层,源区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含钛矿物组合,以水不饱和和低氧逸度为特征,形其部分熔融成的长英质岩浆水不饱和、氧逸度低,导致晚期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显示出与拉斑玄武岩系列相似的富铁趋势,并冷凝结晶分离出氧逸度较低的还原含矿流体,形成还原性斑岩铜矿床。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斑岩体自身,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并有大气降水的加入,大气降水的加入以及温度、压力的降低是矿质沉淀的重要原因。雄村矿区早、晚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氧化型斑岩斑岩铜矿床和还原型斑岩铜矿床在成矿特征差别较大,它们分别以Ⅱ号矿体和Ⅰ号矿体为代表,为此分别建立了两类斑岩型铜矿床的综合找矿模型,即Ⅰ号矿体式综合找矿模型和Ⅱ号矿式综合找矿模型。以综合找矿模型为指导,根据矿区及外围已完成的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矿区及其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发现了多处矿化异常带,对这些矿化异常带今后的找矿方向提出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