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偏好对新生代农民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_ke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聚焦“三农”,同时指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国家层面基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考虑,呼吁培育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用以解决劳动力问题。新生代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最主要来源,其务农意愿直接影响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根据众多学者研究,农民作为微观主体,心理特征、偏好、意愿等主观因素对农民决策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的时间偏好对其职业选择的影响,对于引导新生代农民理性择业从而解决劳动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生代农民为切入点,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间偏好对新生代农民职业选择的影响。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研究热点对新生代农民时间偏好及其职业选择的相关概念和依托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阐述。其次以最新公开的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为样本,通过替代变量对新生代农民群体的时间偏好进行简单测度,描述性分析了新生代农民时间偏好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异质性。之后运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时间偏好对农民职业选择的影响并分析其代际差异,在此基础上构建Tobit模型分析时间偏好的影响因素,并对两代农民群体时间偏好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与老一代农民相比,新生代农民时间偏好更强,在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2)农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因素和心理状态等主观和客观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时间偏好。具体而言,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多、耐心程度越高以及风险感知越小的新生代农民有着更弱的时间偏好。(3)时间偏好程度对两代农民的职业选择行为均具有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代际差异,对于新生代农民的务农意愿影响更为显著,具体表现为随新生代农民时间偏好程度的增加,其选择在村内务农的意愿降低。(4)在其他控制变量中,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收入、家庭居住位置等变量对新生代农民的职业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在考虑双向因果识别问题导致的内生性方面,本文使用2014和2016两年数据相结合,用滞后一期的职业选择意愿进行分析,回归结果与基础模型估计结果基本一致,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最后,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根据新生代农民时间偏好程度进行筛选并划分类别,有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消除新生代农民的发展障碍;提高新生代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政府宣传和指导、引导农民理性择业等引导新生代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化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吕梁安国寺于199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丰富且较为全面,包括:雕刻、泥塑、壁画、书法、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其大雄宝殿所保存的明代首绘清代重绘的佛传壁画描绘了释迦摩尼从出生、成长、离家、成道、涅槃一生的故事画,为研究吕梁市明清寺观壁画艺术的发展和山西省明清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佛传壁画的历史脉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离石安国寺佛传壁画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论文以安
“二母争子”型故事中的“二母”形象、争子原因、裁决者、裁决方式、裁决结果并不是统一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二母争子”故事都有不同的表述,古代“二母争子”故事中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故事中体现了古代妇女对夫权制度无意识的反抗以及普通百姓对官清法正的期望,对清官的喜爱促使人民群众在创作民间故事时把同类型的故事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从而产生了一种箭垛效应。不同民族的故事都体现了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知识,古老
学位
许国(公元1527一1596年),字维桢,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他身为内阁次辅,见证了万历时期朝廷的政治风云变幻,明后期“争国本”事件致其致仕。他与内阁首辅申时行关系走向也预示着明王朝的走向;他的思想理念也具有很大的价值。他为官清廉,不为权贵势要所屈服,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为官原则。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许国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叙述许国的家世背景,许国家境贫困,但他受父亲许鈇的影响一直
跨文化交际与经济全球化的交织发展,增强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因此,阅读作为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课堂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各种理论中,概念图是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基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诺瓦克认为,概念图是一种直观表征和组织知识的工具,可以形象地呈现概念之间的意义命题关系。概念图研究广泛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等,但
21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世界的生态面临巨大的挑战,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化石能源储量的短缺,促使世界经济走向低碳道路。改革开放至今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化石能源的粗放性投入,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中国一直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并在国际会议上做出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承诺。面对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风潮与国内摆脱传统化石能源依赖的需要,征收碳税是我国实现经济低碳化的重要能源政策之一。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
状元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题材,数量众多,受到学界关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状元戏,明代在科举文化、婚嫁习俗、教育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一类独具特色的状元戏类型,这类剧作中的主人公以中状元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往往受他人激励参加科举考试,以高中状元、全家旌表、洞房花烛作结。通过对明代科举与激励状元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明代科举对戏曲,尤其是对状元戏发展的影响,同时对深入理解中国古典状元戏的情节架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教、学、评”一体化是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应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基于目标保持一致,即“教-学-评”一致。尽管国内外学者针对如何促进“教-学-评”一致提出很多策略,但未对这些策略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因此,本研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究促进“教-学-评”一致策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如何?实践中
国画相对于西方绘画,一直具有独特的东方哲学思维和人文内涵,它作为中国画家观察和表现外部环境与自我内心的一种形式,作为画家用以表达悠久的文化传统契合时代变迁的有机构建,历经千年后形成了一种程式化,注重表现意象造型的语言,并且随着时代变迁还在不断发展。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技法语言传达出东方式的审美意境,并在不同时代形成了自己的表现语言和技法。意象山水是山水画中的一个分支,创作
河东裴氏是中古时期的著名士族群体。系统整理与分析河东裴氏家风与家学的发展状况,这有助于了解河东裴氏的文化生活,进而探寻河东裴氏绵延千年的文化根源。前人虽针对河东裴氏家风与家学有所整理,但局限于某一时代之家风或家风、家学某一部分具体内容,未对家风进行整体、系统研究,且未深入分析家风与家学背后的影响因素与历史意义。为此,河东裴氏的家风与家学研究,将采取以正史为主、碑刻为辅的史料分析方法,以及探访裴柏村
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三大类别,肖像画是人物画中的一大重要分支,自身具备独特的个性,追求形神兼备,注重内在精神表达。明代中晚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着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和肯定自身,肖像画艺术就是其中一种媒介。明代中晚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均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且肖像画有着写实共性和各自的特性,使本文具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