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向社会仍能保持健康体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其实质在于对人的生命力的呵护与培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人权意识提升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贵州民族地区的特殊体育教育现状如何?特殊体育教育能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关怀、收获到健康和幸福、感受到关怀意识与能力的成长?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抽样19所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对贵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的特殊教育总体发展态势喜人,全省现有特殊教育学校40所,在校生约1.5万人。所调查的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性别比例协调,学历结构趋于合理,教师对工作满意度较高;学校课余体育竞赛开展较好。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强,科研成果少,职后培训难以实施;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和经费匮乏,且来源途径单一;体育教师工作量大,西部民族地区特殊福利难落实;体育教学的检查与监督力度不够;体育教材和大纲普及度不高且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定位与残疾学生体育需求存在矛盾;体育教学内容创新不足、缺乏补偿缺陷和保健知识传授,体育课组织形式单一;体育成绩的评定和体育学习的评价随意性大。早操、课间操、大课间、班级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阳光体育运动”执行难度大,家庭体育互动缺乏,课余运动训练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认知不足,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为主等,且男女生差异显著。针对以上问题或不足,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关于贵州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一是提高认识,树立新的残疾人体育观,落实特殊体育教育地位;二是加强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特校体育环境;三是改革师范教育,拓展师资培养渠道,加强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一完善体育师资队伍;四是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乡土教材;五是拓宽资金渠道,倾斜经费投入,改善体育教学实施的物质环境;六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树立终身体育观;七是加强课余体育指导,使其经常化,制度化;八是建立完善的特殊体育教学监督和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