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有极强的美育作用。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唯分数论唯知识论转变为重视培养审美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领略古诗词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真正进入古诗词的艺术境界,真正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这是古诗词教学的要旨所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索培养初中生古诗词审美能力的策略,以期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绪论主要介绍问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概念的界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发思考。第一部分对初中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从审美能力的要素、古诗词的审美特征、初中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的理论依据等四个方面展开阐释,探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部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及分析。笔者以桂林市德智外国语学校的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古诗词学习情感、古诗词鉴赏水平、古诗词教学方式三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古诗词教学情感和古诗词教学方式的两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初中语文教师古诗词审美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调查中发现的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欠缺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一是学生审美意识薄弱,二是诗歌教学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三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刻板单一,四是教师自身的诗词素养不够,导致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中无法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难以切实体会到古诗词之美。第三部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践,探索初中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吟诵诗词,培养品味音乐美的能力,通过教师范吟、反复吟诵、对比吟诵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吟诵里,深切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音乐之美;第二,品字悟词,培养领悟语言美的能力,通过把握诗眼、推敲炼字、抓住修辞等方式,让学生在品析古诗词遣词用句妙处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古诗词语言之美;第三,知人论世,培养体验情感美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深入了解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走进作者的内心和情感世界,体验到古诗词的情感之美;第四,诗画一体,培养感受意境美的能力,以借助图片再现意境、把握意象融入意境、描绘画面想象意境等方法,把古诗词的意境化虚为实,拉近与诗人的距离,使学生如临其境,切实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第五,多元化拓展,综合提升审美能力,该策略从审美情趣的角度出发,通过角色扮演、古诗词朗诵比赛、以写促读、课外拓展阅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体验中,综合提升审美能力。另外,在探究这些策略时结合教学实践中相关的古诗词教学案例,以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研究成果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第四部分根据前文所述培养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进行实践反思。从研究的创新性、研究取得的成效、今后努力的方向等三个方面,对在教学中运用以上策略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反思,以期该教学研究能够更加完善,为古诗词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