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民国时期(1911-1949),是我国近现代史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历史时期,尽管只有短短38年的时间,但是因其正处于中国社会新旧体制的变革阶段,封建帝制的结束,新的社会制度的兴起,新旧文明和中西文化的交汇与冲突等均集中在这个时期。中医药学在这时也经历了中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中医学的存废与如何发展经历了诸多争论和探寻。另外,由于战乱、生活条件的低下,民国时期传染病肆虐,发病多于夏秋之间,病程较长,变化较多,病位多围绕脾胃,病机以中焦脾胃受阻为重心。故民国时期的医家大多十分重视对脾胃的诊治,使得这一时期的脾胃学说更具有其特殊的时代特色。
目的:
对民国时期京沪两地的名医诊治脾胃病的经验分地域进行流派、学术思想以及代表作的归纳整理,结合相关的中医理论知识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方法:
笔者以文献学的方法,选取民国时期京沪两地著名的中医名家,收集整理其诊治脾胃病的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其对脾胃病的认识、治疗经验以及用药特点。
结果:
从研究结果看,民国医家对于脾胃的认识,首先基于一个共识:脾胃为后天之本。治病须重脾胃,无论是养肾、养肺均要从脾胃开始。其次,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胃病要以健脾益气为根本。再者,每个人不同的体质因人而异,治疗法则也必须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