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现代化法学透视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目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既统一又对立。这种矛盾的现实性来源于刑事诉讼中的多元利益的冲突性和现有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为使这种矛盾冲突得以解决,必须对国家、社会利益、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利益、被害人利益进行权衡与取舍,使之协调、统一,通常的原则是“两害相比择其轻”、“两利相较选其重”。具体应体现为:平衡抑制原则和因时就势原则。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应借鉴国际上通用的刑事诉讼文明成果,又要立足我国国情。 价值问题是刑事诉讼中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刑事诉讼价值的合理性体现为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刑事诉讼价值内容体系是多元形态的统一存在体系,而其中的“公正、民主、秩序、效益”是该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公平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目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证。民主的倾向就是在不削弱犯罪惩罚职能时加大诉讼中的人权保障。秩序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功能在于揭露、制止、警戒犯罪。效益就是力图在诉讼中提高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和实现效益最大化。 刑事诉讼现代化是20世纪全球历史进程中最基本、最核心、最前卫的法律表现。中国刑事诉讼实现现代化是历史必然。从国际公认刑事诉讼标准看中国的刑事诉讼现代化,其进步是明显的,差距也是清楚的。事实上,刑事诉讼现代化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现实中的各种障碍依然存在,它们决定了中国刑事诉讼现代化需要漫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通过人们的努力,中国一定能实现刑事诉讼现代化。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独到解读这一国内学界尚未充分注意到的视域,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海德格尔一方面对唯物史观对历史事物本质性的把握赞叹不已,推崇共产主义
本文的主题定位是瑟乔·西斯蒙多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的基础,主旨是立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脉络研究和西斯蒙多哲学思想发生的转变,加深对其哲学观的深入理解及对现代社会的
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由此而引起了大量的城镇职工的下岗或失业,由下岗和失业而引发的城镇贫困问题一时成为社会的热点。可以说,城镇贫困问题
为探索中国高等工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途径,该文首先研究了面向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在振兴经济和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世界各国为适应知
在英文中,“启蒙”即“Enlightment”,是直接从“light”(光)这一词派生出来;启蒙之谓,在其原意上,乃是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实事的揭蔽和显示。本论文大致上借三种启蒙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