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弗朗西斯.哈奇森是苏格兰学派的代表人物,在道德情感理论之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上承沙夫茨伯里的道德感恩想,下启休谟的同情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甚至一度对康德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哈奇森的研究很少,并且大多数集中在美学领域,这与哈奇森的思想地位是不相称的。本文拟扣紧《道德哲学体系》这部哈奇森地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系统考察哈奇森的道德哲学体系以及作为他道德哲学的核心的道德感。 本文一共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西斯.哈奇森是苏格兰学派的代表人物,在道德情感理论之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他上承沙夫茨伯里的道德感恩想,下启休谟的同情论、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甚至一度对康德都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哈奇森的研究很少,并且大多数集中在美学领域,这与哈奇森的思想地位是不相称的。本文拟扣紧《道德哲学体系》这部哈奇森地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系统考察哈奇森的道德哲学体系以及作为他道德哲学的核心的道德感。
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导论,在该部分中,作者会简单勾画出哈奇森的生命历程与著述流传情况,回顾与纵览国内外学术界哈奇森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作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专论道德感同知性能力之间的关系,一共分为四节,分别考察哈奇森道德哲学的目的,他对善恶的定义及划分,以及对心灵的定义及划分;知性的各种能力;包含道德感、美感、公共感、荣誉感在内的几种高级知觉能力;道德感以及道德感同别的知觉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三章考察道德感同意志之间的关系,一共分为三节,分别关于意志、激情、感情、欲望的论述;包含仁慈的终极决断在内的意志的终极决断;以及如何控制欲望、激情、和感情。第四章主要讨论哈奇森的幸福论,一共分为三节,分别讨论享受与不安同幸福的关系;性格同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感同上帝以及幸福之间的关系。在结论部分,作者会对道德感在知性论、意志论与幸福论之中的地位加以总结,并对哈奇森的道德感理论的意义及其问题,阐发一些个人的看法。
其他文献
亚里士多德《诗学》被奉为西方第一部专门系统的诗学理论著作,因其经典地位,自文艺复兴重见天日后,直到今天,学界的译疏注解及专门研究始终不辍,影响巨大。但围绕《诗学》,无论其流传历史、文本状况,文体特征、进而其内容、其意义,无不疑点丛生。特别由于《诗学》本身含混、粗略、残缺、脱漏等糟糕的文本状况,给解读和研究《诗学》带来极大的障碍。而诸如流传历史、文本状况、文体特征,虽是《诗学》研究中的例行学术问题,
科学准实在论是准实在论在科学领域中的运用,它把理论属性和理论实体看作是理论的投影(projections),并在投射主义基础上解释信念的真理性和对象、事实的独立性。杰宁斯把科学准实在论作为替代引起形而上学膨胀的实在论和放弃实在论式谈论方式的工具主义的第三种观察科学的方式。科学准实在论是否真的提供了这样的方式,取决于科学投射主义是否正确,由此应该采用什么真理概念,这样的真理概念对逻辑有什么影响,这些
作为一个生活在科学世纪的哲学家,胡塞尔对科学进行了严肃的批判和反思。对于科学的基础及其可能性条件、经验的结构、科学的分界、科学解释等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胡塞尔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些深刻的哲学沉思无一不切中时代的主题,为理解科学,重建当代科学哲学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 本文以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为线索,以胡塞尔在反思科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思想体系——“科学论”为研究对象,在把握胡塞尔科学哲学的学
本文是对怀疑论问题和知识本性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分析这一问题,详细说明和批判从知识本性角度来回应怀疑论问题的各种尝试,并提出一种新的知识理论来解决怀疑论问题。 在问题分析部分,本文首先论证了闭合论证和不充分决定性论证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闭合论证单向地蕴涵不充分决定性论证,因而就论证的可驳斥性而言,后者是一种更基本的怀疑论论证;另一方面,由于闭合论证具有高度的直觉合理性,所以就论证的说服力而言,它
资本批判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开始了对资本的批判工作。然而,直到今天,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普通民众的闲谈话语中,资本问题似乎从来都不缺乏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理论界将批判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资本逻辑之上。一时间,以资本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比比皆是,资本批判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问题之一。在笔者看来,资本批判问题之所以成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英美地区的一股颇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思潮。之所以被称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原因在于这一思潮承袭了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中清晰严谨的风格,并致力于运用分析哲学和当代实证社会科学中的种种“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虽然自19世纪延续下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仍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若以分析哲学和现代社会科学的标准观之,这一理论在许多
生死是哲学与宗教不可回避且历久弥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佛教早期唯识学《摄大乘论》无分别智思想的讨论,探讨无分别智思想的生死启示,以获得面对生死问题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方法。 《摄大乘论》无分别智思想包括如下内容:通过论述“万法唯识”、“了别无义”之理阐明为何安立无分别智;通过“离五种相”阐述无分别智之自性;通过修习唯识观及六波罗蜜多说明成就无分别智的途径。《摄大乘论》无分别智思想通过分析世界的形成以及
作为中国儒学史上从经学到宋明理学过渡的关键性人物,韩愈(768-824)的排佛事迹一直是各家争讼的焦点。对其排佛轨迹的考察,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这位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排佛的立场变化;对这位站在儒家立场的具有多重身份的历史人物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唐代儒佛斗争问题上儒士们的不同立场,对于传统的持守者如何应对异质文化的挑战,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说明选择这
恩斯特·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认识论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该理论中,索萨对两个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动物性知识和反思性知识。索萨认为两者的区分主要在于,前者是切合的真信念,而后者是切合并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另外索萨指出,在认识论地位上,反思性知识优于动物性知识,主要原因在于产生反思性知识的心理机制比产生动物性知识的心理机制更易于产生真信念。尽管他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描述性和经验性,但是缺少了心理
本文主要研究笛卡尔思想中的两个层面:神学和伦理学。虽然这两个层面对笛卡尔的整体思想极具意义,他的这些教诲却没有得到后世学者应有的重视。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笛卡尔公开发表的主要著作、没有发表的手稿和书信,重点关注他对神学的态度及其有关伦理学的言说。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即笛卡尔并不只是平时以为的从事高度理论化工作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关注现实世界实践的大哲人。他也不只是西方哲学史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