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批判问题本身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已经开始了对资本的批判工作。然而,直到今天,不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在普通民众的闲谈话语中,资本问题似乎从来都不缺乏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理论界将批判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资本逻辑之上。一时间,以资本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比比皆是,资本批判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问题之一。在笔者看来,资本批判问题之所以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最直接的原因来看,资本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无疑具有核心的地位,资本逻辑仍然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导逻辑,人们不得不去研究它,思考它。从更深层的视角来看,资本批判理论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是因为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预言,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列宁也说过,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是腐朽的,是行将灭亡的。然而,从资本运动的现状来看,资本不仅没有灭亡,并且仍然表现出相当强劲的生命力。这种巨大反差必然需要理论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并作出客观合理的解释。正因如此,资本批判理论在当代的研究和发展才成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大问题。
资本批判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关系的研究与批判实现了自己哲学观的变革。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出发展开了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和批判,进而探讨了人类及其社会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条件。由此可见,资本批判理论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来说至关重要。虽然资本批判问题并不是什么新生的理论域,但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现实生活的变化必然在理论中得到相应的反映。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就必须立足于当代资本运动的现实境遇,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进一步揭示资本的秘密,再现资本自身的局限性及其当代表现。这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路径,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并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展的理论品格。
从资本的现实状况来看,现时代的资本运动仍然表现出生龙活虎的态势,并且不断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自身的增殖过程。在当代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资本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预言大相径庭。这一鲜明反差本身就已经构成当代资本批判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许多学者试图解决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因此,从这一问题自身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资本批判理论非常值得当前的理论工作者投入极大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批判理论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不断追求价值增殖的逻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而实际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逻辑与社会主义的目标并不矛盾。相反,资本逻辑的发展必然创造着人类解放的现实条件。人的解放必须通过资本逻辑的自我扬弃来实现。这就需要从马克思对资本的科学认识(而不是道德批判)出发,重新理解资本,从而提高驾驭资本的能力,真正地通过资本的自我扬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从资本批判的理论现状来看,资本批判理论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理论话题之一。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一变化构成了国外资本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许多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家立足于他们的时代,批判了西方现代社会,也提出了马克思所没有看到新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资本批判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些激进的理论中,不少是现象的罗列,并且往往把资本逻辑批判归结为文化问题、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他们有的自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提出了比马克思还要激烈的革命诉求。然而,这些理论还没有达到马克思的方法论和历史意识的高度。对于国内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资本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简单的彻底否定资本转向肯定资本,对资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理论界对资本批判问题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当然,这些理论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需要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和发展。
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通过重新认识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结合当代资本运动的新特点,尝试对资本批判这一传统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进一步强调过去强调不够的地方。生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切合当前实际条件的资本批判理论。从理论自身来看,资本批判问题作为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往往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这种长期存在的学科分立使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不表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际上,资本批判问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有整体的核心,它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关系到人类发展的问题。因此,资本批判问题是打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的重要桥梁。从资本批判的现实意义来看,对于资本及其逻辑的认识传统无疑是一种二分的方式。资本及其逻辑有文明的一面,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资本文明的背后又存在着其自身无法超越的限制。因此,在资本的认识中存在着一种张力和紧张感。这种张力的存在既有现实的原因,也部分根源于对文本的某种误读。实际上,马克思本人并不赞成以这种二分法的方式来评价资本的历史地位,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批判了蒲鲁东把资本理解为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来看,虽然看到资本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批判的深刻思想,加上人们心中天然存在的正义感和道德使命,这很容易使从道德层面批判资本,也似乎显得合情合理。实际上,社会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目标与肯定资本的逻辑不矛盾。不仅如此,只有以肯定资本为前提,实现资本的自我扬弃才是人类解放的科学路径。这也是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思想的真正内涵之所在。因此,资本批判就是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客观地,科学地认识资本,在不断地认识的过程中提高驾驭资本的能力,用资本消灭资本。这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合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实然"与"应然"的有机统一。
资本批判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关系的研究与批判实现了自己哲学观的变革。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出发展开了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和批判,进而探讨了人类及其社会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条件。由此可见,资本批判理论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来说至关重要。虽然资本批判问题并不是什么新生的理论域,但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现实生活的变化必然在理论中得到相应的反映。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就必须立足于当代资本运动的现实境遇,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立场,进一步揭示资本的秘密,再现资本自身的局限性及其当代表现。这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路径,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并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展的理论品格。
从资本的现实状况来看,现时代的资本运动仍然表现出生龙活虎的态势,并且不断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自身的增殖过程。在当代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资本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预言大相径庭。这一鲜明反差本身就已经构成当代资本批判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许多学者试图解决而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因此,从这一问题自身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资本批判理论非常值得当前的理论工作者投入极大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批判理论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不断追求价值增殖的逻辑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而实际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逻辑与社会主义的目标并不矛盾。相反,资本逻辑的发展必然创造着人类解放的现实条件。人的解放必须通过资本逻辑的自我扬弃来实现。这就需要从马克思对资本的科学认识(而不是道德批判)出发,重新理解资本,从而提高驾驭资本的能力,真正地通过资本的自我扬弃,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
从资本批判的理论现状来看,资本批判理论是当今最为热门的理论话题之一。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一变化构成了国外资本批判理论的理论基础。许多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家立足于他们的时代,批判了西方现代社会,也提出了马克思所没有看到新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资本批判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这些激进的理论中,不少是现象的罗列,并且往往把资本逻辑批判归结为文化问题、思想问题、认识问题。他们有的自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提出了比马克思还要激烈的革命诉求。然而,这些理论还没有达到马克思的方法论和历史意识的高度。对于国内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资本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简单的彻底否定资本转向肯定资本,对资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理论界对资本批判问题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当然,这些理论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需要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和发展。
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通过重新认识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结合当代资本运动的新特点,尝试对资本批判这一传统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进一步强调过去强调不够的地方。生成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切合当前实际条件的资本批判理论。从理论自身来看,资本批判问题作为马克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往往局限于经济学领域,这种长期存在的学科分立使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不表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际上,资本批判问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有整体的核心,它不仅是经济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关系到人类发展的问题。因此,资本批判问题是打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的重要桥梁。从资本批判的现实意义来看,对于资本及其逻辑的认识传统无疑是一种二分的方式。资本及其逻辑有文明的一面,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资本文明的背后又存在着其自身无法超越的限制。因此,在资本的认识中存在着一种张力和紧张感。这种张力的存在既有现实的原因,也部分根源于对文本的某种误读。实际上,马克思本人并不赞成以这种二分法的方式来评价资本的历史地位,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就批判了蒲鲁东把资本理解为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来看,虽然看到资本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批判的深刻思想,加上人们心中天然存在的正义感和道德使命,这很容易使从道德层面批判资本,也似乎显得合情合理。实际上,社会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目标与肯定资本的逻辑不矛盾。不仅如此,只有以肯定资本为前提,实现资本的自我扬弃才是人类解放的科学路径。这也是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思想的真正内涵之所在。因此,资本批判就是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阈,客观地,科学地认识资本,在不断地认识的过程中提高驾驭资本的能力,用资本消灭资本。这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合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实然"与"应然"的有机统一。